新成昆铁路上复兴号越过田野(杨涛摄)新成昆铁路上复兴号越过田野(杨涛摄)

  封面新闻记者 钟晓璐

  12月26日一早,一列“绿巨人”从成都南站发出,一路向南。

  时而钻入深山隧道,时而过桥跨水,穿梭于崇山峻岭间,串起川滇两地,几天前,它顺利完成了试乘。

  疾驰的列车呼啸而过,背后修建的艰辛却很少人去探究。这条纵贯川滇的915公里铁路,隧道施工一直是工程建设的“拦路虎”,可以说,新成昆铁路,难在隧道,其中又以全线最长、最难的一级高风险隧道小相岭隧道最为典型。

  鲜为人知的是,半个世纪前修建老成昆铁路时,小相岭隧道的方案曾被提出,受限于当时技术原因,图纸不得不搁置,绕远选择了30公里外的沙马拉达隧道开挖。

  新成昆铁路小相岭隧道的贯通让半个世纪的设想成为了现实,舍弃盘山绕行,直接穿山而过,大大缩短了里程。

  沙马拉达隧道

  “筑路禁区”的沙木拉达隧道

  小相岭隧道、沙马拉达隧道分别为新老成昆线的控制性工程,同时也是最长隧道,均位于小相岭山脉,小相岭隧道被称之为新时代的“沙木拉达”。

  84岁的郭金福是一名“老成昆人”,他的大半辈子都献给了老成昆铁路。沙马拉达隧道修建的艰辛,老人历历在目。

  22岁那年,这个北京小伙子从学校毕业后,被安排到铁道部华北铁路工程局桥梁隧道专业实习,负责山西省一条运煤专线的测量工作。

  1964年,为响应国家“成昆线要快修”的号召,一时间,无数建设者奔赴成昆,郭金福就是其中一位。他任助理技术员,负责沙马拉达隧道的中线测量工作,外国专家把这一地区称为“筑路禁区”。

  “不夸张说,沙马拉达隧道是全靠钢钎大锤、肩挑背驮,一点一点凿出来的。”隧道所在的山谷,被外国地质学家称为“死亡禁区”,暗河、断层、泥石流随处可见,塌方更是时常发生。

  有一组残酷的数据,可以反映当时修建过程的艰险。沙马拉达这条单线隧道整整挖了6年,根据权威统计,沙马拉达隧道建设过程中,一共牺牲136人,平均每公里牺牲21人。

  “上世纪60年代,国家还很困难,如果隧道打偏了就报废了,浪费水泥、浪费材料、浪费人工,我的工作就是跟着工程队做洞内测量,及时纠偏,确保工人按照中线桩进行施工。”郭金福回忆。

  两个工程队在隧道南北两头对着打,搬石头,运碎石,敲敲打打,全靠肩挑背扛。在当时,6公里长的沙马拉达隧道,已经是全国最长、海拔最高、难度最大的铁路隧道,更是老成昆铁路的“咽喉”工程。

  “暗河有八九公分那么深,人在隧道里工作,脚边还有鱼儿在游。”回忆起当时的趣事,郭金福发出爽朗的笑声。

  涌水流沙是沙马拉达隧道面临的一大地质难题。专家经过反复研究,最终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运了几卡车海带来,我们将海带和混泥土酸碱混合,凝固之后,融合之后变成了海绵状的物质,流沙问题也得到了解决。”郭金福介绍。

  隧道贯穿后,郭金福又跟随工程队又修了5座隧道、1座大桥,转眼就到40岁了,他选择了“落段”,就留在车站工作了。

  他在红峰站、喜德站、西昌站工作过,历经值班员、站务员、办公室主任、站长等岗位。虽然已经退休多年,郭金福一直关注着新成昆铁路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