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链延链开拓“新赛道”

  2月18日,川观新闻记者走进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赛力斯智慧工厂,机械臂伸缩旋转,300多台机器人有序协作,激光焊接高速运转。在这里,冲压完成一套汽车部件仅需5秒钟。

赛力斯智慧工厂赛力斯智慧工厂

  作为重庆民营汽车龙头企业,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科技型制造企业。近年来,公司主动求变,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依靠技术创新,对产品进行提档升级。

  效率为基,创新为翼,赛力斯实现产销两旺。2022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8万辆,在业界表现不俗。

  这背后同样是川渝合作的助力。早在2021年12月,乘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赛力斯就在成都布局软件中心,并招募200多名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处理等领域的“高手”,未来两年计划员工总数将超过800人。

  “成都在电子信息及互联网技术方面有突出优势,重庆在整车制造方面有技术和经验。我们整合两地长处,培育更强的软件技术队伍,提升产品竞争力。”赛力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川渝两地汽车产业链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正是在川渝汽车产业链深度协作下,才诞生了长安深蓝SL03、阿维塔11和赛力斯问界M7等高水准汽车产品,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川渝两地汽车产业在布局和技术上的融合,如今正呈现出一系列令人惊喜的新变化。

  长安汽车每年有多款智能化新能源车型上市,急需加强与四川在软件技术方面补链延链。高丽蓉介绍,长安汽车将与四川宜宾宁德时代在电池技术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也希望与更多的四川汽车制造商开展更紧密的合作,为长安汽车的自动驾驶业务提供更多的软件服务,“因为四川有明显的人才优势。”

赛力斯厂区。 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宣传部供图赛力斯厂区。 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宣传部供图

  川渝汽车产业融合之路走深走实,一些关键领域平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川渝两地联合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联手打造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三大应用场景,作为支撑两地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今年2月9日,蜀道集团成渝电走廊充换电重卡项目首发,首批3个充换电站——成渝高速资中停车区充换电站(两侧停车区各1个)、成都龙泉民生物流园充换电站投运。全国首条高速公路充换电走廊首批充换电站的投运,意味着成渝间汽车物流经高速公路运输,选用新能源车辆不再被充电难题困扰,将进一步推进降本增效、节能降耗,开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绿色低碳发展新局面。

  1月,川渝两地经信部门联合举办了“数字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产业集群建设”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对接会,聚焦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发布293条供需信息,释放总投资机遇超540亿元,川渝将紧密协作,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发展能级,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带动能力。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