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民健康信息化应用发展相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在支撑疫情防控方面起到的作用;国家卫健委人才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俊华介绍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海外华人华侨互联网咨询平台建设应用情况。

  毛群安表示,“互联网+医疗健康”具有突破时空的便捷特点,在找到可能的感染者、减少传播途径、降低感染风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国家卫健委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有关加强信息化支撑疫情防控的文件,鼓励各地各单位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发挥信息化在辅助疫情研判、创新诊疗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目前看来,这种方式在三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远离“线下接触”,避免了患者交叉感染。各地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为群众提供防疫科普、在线咨询、心理疏导、远程会诊、慢病复诊、药品配送等一系列服务,承接并分流了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降低了线下人群聚集感染的风险。比如天津在全市开展互联网医院线上义诊行动,鼓励全市医师利用业务时间,为群众提供不限次、全免费健康问诊咨询服务。

  二是突破“地域限制”,扩大了医疗资源供给。疫情期间4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更多的医生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在网上开辟“第二战场”,突破了医疗服务供给瓶颈,有力支援了湖北主战场。比如广东支援荆州医疗队联合荆州市建设互联网医院,广东15家医疗机构、1300多名医生自愿参加,上线18天总访问量就突破10万人次,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三是赋能“提质增效”,强化了基层服务能力。对口支援省份运用远程医疗,帮助基层医院处理疑难杂症。通过远程教育开展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医疗服务和个人防护能力。人工智能应用于新冠肺炎CT读片,提升了一线工作质量和效率。

  毛群安透露,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优势,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同时,着眼长远,在总结信息化支撑疫情防控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夯实基础、完善机制、深化应用,着力深化便民惠民服务,提高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满意度。

  张俊华介绍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海外华人华侨互联网咨询平台建设应用情况。截止今日,该平台累计访问量达到1.5亿人次,直接提供咨询服务的人次数超过了600万。据悉,该平台今年4月7日开通上线,在国家卫健委官网和我国驻外使领馆网站予以公布,目前平台汇集了国内26家知名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服务方,为华人华侨、中资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留学人员提供免费的互联网健康咨询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 赵倩 严雨程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