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拔尖创新人才”备受关注。

  一说到拔尖创新人才,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尖子生”,比如各省市高考状元,或者在“五大学科竞赛”甚至参加国际奥赛获得优胜的学生。

  当然,他们肯定算高中升大学这个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什么说是“阶段”的?

  在钱学森力学班创办人郑泉水约二十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经验总结里提到:2007年,状元云集的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90余名本该毕业的学生中有14人未获得毕业证,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不久,就开始迷茫,动力不足。

  以往,拔尖创新人才的重点在于“拔尖”,过度注重选拔以致竞争泛化,存在“以拔代育”和“以分为据”的问题,导致学生可持续发展受影响、教育生态恶化以及社会对教育公正产生质疑。

  并且培养内容片面单一,重智轻志、重知轻能、重理轻文,以至人才窄化。

  如何让“天才学生”免于昙花一现?

  怎样让学业之外、更广泛的兴趣热爱被发现,获得发展?

  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后文简称“成都二十中”),这所拥有约百年历史的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正积极探索。学校具体如何实践的?近期,我们采访了学校副校长李睿。

  理念先行:

  面向全体学生

  基于“扬长”  达于全方位育人

  关于拔尖人才,成都二十中对其有着独特的理解,“拔尖”并非单纯指向当前的优秀,更是人才发展的“将来时”,即“扬长”,让学生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再去补短,让学生在自身特长基础上全面发展。

  这种理念源于学校深厚的教育土壤。二十中秉持“情智并育、慧行天下”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首位、竞赛领先、艺体见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孕育了大批优秀学子。面对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学校积极响应,提出专项研究,致力于培养“有希望成为创新人才的后备人选”。

  同时,学校明确区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与“掐尖”,强调创新能力培养应基于全面发展,关注个体差异,构建有效机制促进人才成长。

  培养谁?

  教育阶段学业表现优秀者,一生成就无奇,并不在少数,而在社会各领域有大成者,也未必就是先前的学优生。成都二十中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应面向全体学生。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由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五个阶段构成。早期培养阶段个体仍处于动态发展中,还不能通过选拔来进行准确预测,每个学生都具有可培养的潜能。

  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选拔少数智力优秀的学生进行集中培养,这对国家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是,当前我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早期培养过度重视选拔只会加剧矛盾;另一方面,国际竞争的复杂性增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求迫在眉睫,这都要求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必须关注更大范围、更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因此,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早期培养不能再像此前一样只关注极少数个体。

  培养什么?

  一直以来,二十中都以培养“有家国情怀、创新思维、能力出众的优秀大同学子”为己任。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更是注重创新人格、思维、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正确看待知识。

  如何培养?

  虽然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发生在学校,但是它又绝不能只在学校场域中封闭开展,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且应构建完整的培养体系。充分重视学校作为核心培养主体的关键地位,又要关注家庭、校外机构、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其他培育主体的协同。同时,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构建起一个横纵清晰、结构完整的贯通体系。

  举措多元:

  成立研究院

  全方位打造培养体系

  一、成立研究院,构建联合培养机制

  学校早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去年12月成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院,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研究院现设两个分部、四大主题板块,拥有两个创新实验班,并积极与树德中学竞赛部合作。今年暑期,两校开展全面联合培养,成立五大学科竞赛夏令营,建立长期联合培养体系和机制,为竞赛和强基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构建:分层分段,贯通培养

  研究院专门成立四大主题研究所,分别研究生涯规划课程、竞赛课程、项目式课程和文史艺体综合素养课程。对基础学科进行大单元、大概念整合,形成以国家课程为基础、校本课程为特色的分层分段课程体系,通过动态监测评估实施个性化的分类进阶课程。同时,学校打通学段、学科壁垒,探索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科研院所)“一条龙”贯通培养模式,重新整合出兼顾贯通与进阶的完整课程体系,尤其注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纵向贯通与进阶。

  三、师资建设:多方合作,搭建优质课堂

  学校组建课题组,成立贯通式培养的创新实验班。聘请高校教授、中学正高级、特级教师为指导专家,选拔校内骨干教师搭建双师乃至多师课堂,并与树德中学竞赛部全面合作开展竞赛和强基的联合培养。今年暑期,两校联合开展的五大竞赛暑期夏令营效果显著,几百名选拔出来的学生在二十中茶店子校区扎实苦学。

  四、学生实践:硬件软件,双管齐下

  学校深知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校外的生涯实践基地和校内科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的硬件条件,同时利用项目式课程、白名单比赛、高校科学营、专家讲座和指导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品格。

  选拔有道:

  关注个性  全面发展

  培养“走得远”的拔尖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不提倡过度重视选拔,但并不推行无差别教育,否则将走向“一刀切”的误区。

  如何尊重人才发展中的差异?识别非常重要。选拔是按一定条件进行筛选,而识别更强调分辨,通过发现学生的潜能提供合适的教育。

  学校定义“拔尖培养”为“扬长”培养,涵盖学术、艺体等多个领域,采用不同指标和形式的识别流程。

  横向上,通过“宽识别—细评价—序调整”,最大限度为不同人才提供适合的教育。对于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分类、分科、分层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生涯导师制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纵向上,根据小初高不同阶段人才发展特点,构建全链条的拔尖创新人才识别体系。

  同时,坚持早期培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研究院 + 创新实验班模式在全校推广经验,带动地方人才建设。

  成果丰硕:

  竞赛科研 全面开花

  整体教育质量获得提升

  成都二十中拔创人才早期培养进行得比较早,学校很早都取得过比较出色的学科竞赛成绩。

  1。 数学学科:高中2人获全国一等奖、保送北大,40余人获国家、省级奖,获自主招生或强基招生。

  2。 物理学科:高中2人获全国一等奖、保送中科大,50余人获国家、省级奖,获自主招生或强基招生。

  3。 化学学科:高中5人进国家冬令营获国家金牌,40余人获全国一等奖、保送北大清华上交复旦中科大等名牌大学,1650余人获国家奖、获自主招生或强基招生。其高2007级2班学生在化学竞赛中表现尤为突出。

  4。 生物学科:30余人获国家、省级奖,获自主招生。

  5。 信息科学学科:10余人获省级以上奖,获自主招生。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二十中就成立了体育项目班,多年来培养了很多优秀学子进入名校和专业队继续发展。如今,已有多名学生通过游泳、美术等项目进入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大等C9、双一流名校,今年有五位同学专业获全省第一,两位同学进入了华东师范大学。

  当今大国竞争时代,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高考作为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亦与时俱进,从教材、到文理分科、到考查内容,均向着“科学选才”进化。

  拔创人才的早期培养,作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途径,影响的是整个学校教育生态。力争上游的使命感推动教师积极专研,成就感引领学生积极向上,使得成都二十中整体教学质量逐年攀升,达到一半以上的学生进入双一流高校。

  未来可期:

  面向全体学生

  基于“扬长”  达于全方位育人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尤其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都始终难以摆脱公正与效率、自由与规训、个性与普适、育人与育才之间的关联和矛盾。

  但也正是不同院校各异的得失取舍,为差异化的人才成长路径创造了更多可能,进而形塑了一个国家培育拔尖人才的基本模式和特色。

  而实践的路上必然存在挑战,如: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升级,怎样才算实现了课程类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引进的校外资源如何保障达到培养效果?

  师资的配置是否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目前,成都二十中已经在探索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形成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大单元、大概念为支撑的贯通式培养课程体;并利用研究院加快生涯规划实践基地和科创教育基地的建设,加深馆校合作,拓展教育场景,为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继续努力。

  师资方面,多维提升,一是校内培养、二是招贤纳士、三是联合培养。

  据成都二十中副校长李睿介绍,学校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对于拔创培养工作积极性很高,主动融入提升。同时,二十中正处于新老教师更替较多阶段,招聘的应届毕业生高考成绩均在640以上,新教师成长迅速,有的老师入职第一年就在全市赛课中获得一等奖。此外,学校还建立了与树德中学长期共享竞赛教练师资及共同培养师资的机制,成效显著。

  有学校长期以来的好口碑基础,加上多年的向上探索,成都二十中新成立的贯通式创新培养方式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有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希望能加入到培养项目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