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雷倢 制图/甘翠

  “像莲叶一样的桥,很特别。”“跟传统桥梁不一样,它更像是一座小公园!”“晚上来看更美,真的就像是漂浮在锦江上的莲叶”……成都交子人行桥于近日正式开通,诗人杜甫笔下“圆荷浮小叶”的成都之景在此再现。

  从空中俯瞰,交子人行桥仿若9片“莲叶”漂浮于锦江之上,桥墩则模仿单片莲叶的结构形式,提取荷叶生长的茎秆造型。因此,这座桥也被称为“莲桥”。

  其实,除了这座新开即成“网红打卡点”的“莲桥”之外,锦江公园里还有着许多形态各异、造型新颖的桥。

  历史上的成都因水网密布、河桥众多而被诗圣杜甫称为“江城”,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更是将成都形容为“东方威尼斯”,所以蜿蜒而过的锦江之上有数量众多的桥梁,万里桥、九眼桥、安顺桥……这些造型各异的桥,连接了锦江两岸,见证了成都的变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桥的造型

  从规划图上看,莲桥总长320米,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是一座高密商圈中开放、绿色、共享的公园式慢行桥。“在桥的造型设计上,我们会将周边的景观特色考虑进去。”锦江公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成都交子人行桥

  比如火爆一时的五岔子大桥,设计时参考了“无限之环”——莫比乌斯环的概念,把在四维空间中才存在的无限形态抽象设计到三维空间当中,即无穷大的符号形象。以此彰显高新区的无限可能性和开放发展的广阔胸怀。

  五岔子大桥

  又比如“水晶桥”——华星桥。主创设计师潘传银介绍,华星桥的定位为景观慢行桥,主创团队把设计的灵感放在“水”上。

  华星桥

  华星桥

  “因为周边水文化浓郁,比如活水公园、锦江、猛追湾,都带水,经过团队反复讨论,最终从水的象形文字中得到了设计的灵感,并用现代的设计语言重新演绎水文化”,他说,象形文字“水”的点,被延伸成“钻石”造型;仿如镶嵌在锦江之上的“钻石”,以此,让千年府河焕然一新。

  桥的艺术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万里桥边带夕阳,隔江渔市似清湘。”古时,锦江的桥给文人墨客带来灵感。现在,锦江的桥也给国内外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美学载体。

  锦江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锦江公园有一个桥美术馆。“这座美术馆不是一个建筑,而是选取了锦江上最具城市代表性的桥梁作为长期系统性运营的‘美术馆’载体。”

  记者了解到,桥美术馆以桥洞空间为核心,延伸至桥身、桥面及前后河堤,作为艺术的呈现空间,通过绘画、灯光、影像、装置等艺术形式,基于每座桥的场景空间特性,进行整体性的设计创作,体现地理与文化符号与国际公共艺术共识,打造国际城市艺术水岸形态的经典范例。

  比如,新华桥的桥洞被一个个像露珠一样的艺术装置装扮着。到了夜晚,桥洞里的艺术装置亮起的灯投射着在水面上,又像一朵朵荷花。

  新华桥

  设计团队负责人徐戈介绍:“作品灵感来源于荷与露这两种传统意向。桥底空间光线较暗,雕塑氤氲变幻的灯光与桥体本身的肌理相呼应,烘托出一种独特的神秘感。”

  当“夜游锦江”的游船进入桥洞时,缓慢呼吸的灯光会变得急促,颜色的变幻也随之变得激烈,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空间。

  从河岸上望向新华桥,可以看到桥梁上有着几个小的石犀兽。当代艺术家颜磊的艺术作品《釉光犀兽》在此呈现。

  新华桥

  锦江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犀兽的形象灵感来于天府石犀的传说,体现着先辈的智慧和意志力。

  在武城门桥则可以看到意大利艺术家Angelo Bonello的作品《TANGRAM》。桥梁上出现七巧板的装置。这些七巧板又组合出中国传统“十二生肖”图案。

  武城门桥

  又比如,大安东路桥上有一个躺卧的“巨人”。每到夜晚,“巨人”身上的灯光亮起时,“巨人”的倒影则会出现在水面。这是象征成都人安逸生活的艺术作品《喔,此刻真好!》。作品以一个巨人的形象,在锦江的景观中舒适斜躺,悠闲,愉悦,慢节奏的美好时光此刻停留。

  大 安 东 路 桥

  七巧板随时间流动变化出十二生肖、传说中的石犀穿越时空再现锦江之上;九眼桥闸坝内,传统音乐与现代光影巧妙融合为可看见的音乐之声……

  大 安 东 路 桥

  经过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联合打造,承载多年故事的老桥又散发出新的艺术魅力。

  桥,不仅是美术馆,也是研学载体。“我们也准备推出与桥相关研学产品,让大家进一步锦江上的桥。”锦江公园相关负责人说。

  桥的生活

  桥,让锦江不再只是一条河。它连接了锦江绿道,让其成为一座大公园。

  “莲桥”是一座步行桥。它将桥和公园融为一体,既是一座桥,也是一个位于锦江河面之上的立体公园。

  成都交子人行桥

  在锦江公园里,还有一座桥串联了府河摄影公园、邻水雅苑、上新桥公园,下新桥公园等9座高颜值公园。它便是跨北三环慢行桥。

  跨北三环慢行桥

  银色的外形轻盈流畅、桥上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多个公园可以一览无余。

  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桥梁平面形态曲折起伏,取意‘鱼跃龙门’。而桥面起伏的银色装饰网壳,寓意鱼跃龙门时鱼鳞在阳光下闪烁的瞬间。”

  跨北三环慢行桥

  这条横卧在丛林中的银色巨龙通过数个分支步道,打通公园边界,让公园成为一个整体,成功串联起锦江绿道与熊猫绿道两大绿道体系。

  锦江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之初慢行桥有意避开高大树木,最终呈现出了银龙在灌木中若隐若现的灵动感。

  桥梁连接着的还有锦江两岸的烟火。

  成都“十二月市”博物馆就位于东门大桥的桥头。在这里,可以了解千余年前老成都人的市井生活。

  桥的一旁便是“夜游锦江”码头。每到晚上,桥下,一个个摊位亮起灯,夜市开场。一艘艘古色古香的乌篷船从东门码头出发,顺江而下。这里见证着成都夜间经济的繁荣。

  安顺廊桥

  桥不再是单一的水陆交通的方式,锦江上的桥正在打造出更多元的生活场景。

  交子人行桥包含幻彩水秀、交子清吧、交子书吧、交子剧场、交子广场、水幕show场、环雾草坪、彩虹草坪、凌空看台9大空间,为市民提供9种不同的游憩体验。

  它与交子公园东西两区及锦江绿道互为映照,让市民游客行走在“自然之中”,享受“国际范、中国韵、成都味”的都市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