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陈昊 成都观察 杨柳 文/图/视频
彭跃站在田坎上,看着地里挂满枝头的耙耙柑,脸上泛起笑容。
“家里种了20亩耙耙柑,已经预订一空。”彭跃是蒲江县大兴镇水口村村民,他家今年预计收获10万斤耙耙柑,采购价较去年上涨30%左右。“耙耙柑刚上市,可以预计今年是个丰收年。”
彭跃(左)采摘耙耙柑。
蒲江是成都耙耙柑主产区,目前种植面积达35万亩,今年产量预计约80万吨,同比有微小增幅。因天气原因,今年蒲江耙耙柑大量上市期“迟到”10天左右,但采购价大幅上涨。
上市时间推迟,为何价更高?1月21日,四川在线记者走进蒲江县田间地头,探寻耙耙柑“高价”畅销的秘诀。
田间采购现场。
为啥卖得好?
右手拿起网套,左手抓起一个耙耙柑,在右手上一“蹭”,包装工魏永菊熟练地给一个耙耙柑套上防撞网套。在位于蒲江县大兴镇王店村的四川甜甜圈柑橘加工中心里,魏永菊一天下来,要给数千个耙耙柑“穿上外衣”。
四川甜甜圈柑橘加工中心,包装工人正在工作。
称重分级、去袋、剪枝、上网套、装箱……加工中心里100余名工人忙个不停。“从1月15日开始,每天进货都在10万斤以上,我们主要销往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的商超。”该加工中心负责人王志武边说边指挥着入场的货车:“去年采销1000万斤蒲江耙耙柑,今年行情好,要增加到1500万斤。”
刚采下的耙耙柑。
水口村党总支纪检委员李辉同样感受到市场的火热:“很多采购商主动对接农户,但有些农户迟迟不签订单,他们在观望,可能春节前后采购价还会迎来一波上涨。”
市场火热折射出蒲江多方拓展销路的提前谋划。去年12月13日,2024首届中国耙耙柑大会在蒲江举行,国内耙耙柑产业上下游供应链、采购渠道商以及蒲江当地种植大户、合作社等,围绕耙耙柑产业发展、市场行情等展开交流对接。今年1月3日,蒲江举办2025万果博览荟(中国·蒲江)果品交易会,国内外80余家水果采购商、供应商等企业参展,签订一揽子产销合作协议,各地采购商当天即采购蒲江晚熟柑橘上万吨。“两场对接会都在耙耙柑上市前举行,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蒲江耙耙柑,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成都蒲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云说。
品牌赋能,助力高品质耙耙柑卖出好价格。2020年,“蒲江耙耙柑”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大幅提升,市场认可度也更高,已出口至加拿大、新加坡、俄罗斯、泰国等10余个国家。“目前,蒲江正推进‘长秋禅橘’‘百年贡果’等绿色种植和品牌运营,争取打造出更多优势产品。”孙云说。
用什么支撑火热的市场?
1月21日一早,一辆核载8吨的货车就开进彭跃家的地头,10余名工人背着背篓,采下一个个如拳头大小的耙耙柑。四川在线记者跟随彭跃轻快的脚步来到田间,采访还没开始,他就连续接到几个采购商的电话。“才上市没几天,他们都是订了货的,问的问题也是同一个:哪天可以来采摘?”
每年12月底至次年3月,是蒲江耙耙柑的成熟季。“原本应在1月初大量上市,因为去年秋季雨水多、光照少等原因,今年耙耙柑上市时间推迟到1月15日左右。”蒲江县农业农村局“两个替代”工作负责人杜济锦告诉四川在线记者,在上市时间推迟、产量同比有微小增长的同时,价格却大幅上涨,“去年全县平均采购价约为每斤3.1元,今年预计超过4元。”
四川甜甜圈柑橘加工中心,工人正在装货。
耙耙柑“卖得好”品质很重要。在杜济锦看来,市场行情上涨和蒲江县近年来持续实施“两个替代”(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工程有很大关系。
在水口村田间密密麻麻的耙耙柑树上,诱蝇球、杀虫灯等很常见:“春夏季还实施捕食螨、瓢虫等生物防治,进一步提升绿色防控水平。”杜济锦说,以有机肥替代化肥则使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容重减小,土壤微生物越来越丰富。“相对于传统种植,实施‘两个替代’的特色水果,其果重、可溶性固形物、花青素等各项参数均占优。”
今年,蒲江“两个替代”示范基地从去年的92个增至103个,蒲江春见(耙耙柑)也于去年获得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颁发的碳标签评价证书,继蒲江爱媛橙获全国橙类水果“首个碳标签”认证后,成为四川第二个“碳标签”橙类水果。“从目前市场终端数据来看,‘碳标签’耙耙柑销价比同品质耙耙柑高出约10%。”孙云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