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凌晨,随着一声炮响,雅叶高速公路康定过境段跑马山一号隧道1号斜井与海船石支洞右幅新都桥方向零误差贯通。此次贯通的隧道全长8.865公里,其进出口高差达到220米左右,是全世界进出口海拔高差最大的隧道。“过去几年,隧道建设工程经常面临岩爆、高地应力等种种困难和风险,我们都一一克服,力争2023年通车。”康新K1-1项目书记孙继承介绍。
一条隧道建设,需要克服艰难万险,需要无数施工人员齐心协力。一个地区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正视困难和挑战,坚定信心、砥砺前行。
过去5年,甘孜州的建设发展之路,走过不平凡的奋斗历程。甘孜保持忠诚之本、勇担稳定之责、破解发展之难、力克贫困之坚,深化“三创联动”,实施“六大战略”,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定位,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曾蓝
尽锐出战、精准脱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全靠党的政策好,奔小康还要自己加油干。我在电商平台直播卖高原特产,带着家乡人一起致富。”近日,色达县本土网红巴德在网上直播带货搞得火热,上千粉丝纷纷留言点赞。
2017年10月,巴德一家七口从两百公里外的康勒乡打西二村搬迁到色达县色柯镇安康社区,住上了“小别墅”,拥有敞亮的房屋,干净整洁的小院子。巴德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电视机、电冰箱、电饭锅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安康社区是甘孜州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占地面积720亩,共有486户,入住总人口达2345人。
2017年6月,为切实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色达县逐步开始建设安康社区。草原上,一栋栋风貌统一的漂亮房屋拔地而起,一条条平坦大道在房前屋后穿梭,一盏盏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在路边整齐排列。
社区统一配套了入户道路、生活用电、安全饮水、网络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广大农牧民逐步实现了从逐水草而居到“有房住”“住得好”“能发展”的历史转变。
脱贫攻坚期间,与安康社区群众一同搬进“安居房”的,还有11万群众。
过去5年,甘孜州坚持用“绣花功夫”精准脱贫,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集中力量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
在巴塘县“桃源地坞”,2016年搬迁项目正式落地,原甲雪、坝伙、中珍3个村119户595名村民集体搬迁至巴塘县城附近,开启了新生活。
乡城县水洼乡郎冲新村,2016年开始,采取统规统建、村民投工投劳的方式建设,2018年底完工。该村11户村民全部搬进了宽敞、干净的新家。
德格县龚垭镇雨托村,通过易地搬迁,原来偏僻的“五不通”村子,全村117户全都搬进了新房,并建设了花卉基地,每户村民都有股份,年底还有分红。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贫困斗争。过去5年,甘孜州坚定信念、锚定目标,奋勇直前、全力以赴,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胜利。2020年,甘孜州18个贫困县(市)全部退出,农牧民群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如期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项目牵引、交通先行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作为四川盆地进入甘孜州唯一的高速动脉,今年“五一”期间有5.9万辆车次通过雅康高速公路进入甘孜州。
甘孜境内唯一高速,重要性不言而喻。2018年12月31日,雅康高速公路提前9个月全线建成并试通车运营,结束了甘孜州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雅康高速将成都至康定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7个多小时,缩短到3个多小时,不仅打通了甘孜出行的“任督二脉”,还助力更多产业发展,铺就甘孜州富民振兴的康庄大道。
雅康高速是甘孜州落实交通先行的一个缩影。五年来,甘孜州累计投入623亿元,实施重点交通项目55个,实现县县通国道、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3万公里;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4个,“金通工程”全面覆盖;甘孜格萨尔机场建成,全州通航机场增至3个,航线总数达到16条。
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不仅仅体现在交通上。
甘孜州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建设提升“18+2”魅力县城、风情小镇135个、美丽村寨476个,省级“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增至14个,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305个,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达到214个。甘孜成为2020年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州。
同时,甘孜州农田水利、广电通信、能源电网也不断完善。
日前,石渠县尼呷镇开展“加强安全用电,清理私拉乱接”行动。电力工作人员对尼呷镇电线私拉乱接行为进行地毯式普查,对杂乱的“蜘蛛网”线路全面清理;理塘县电力工人全力修整巡检电力设施,确保前段时间因降雪导致的部分受损线路恢复运行;在丹巴县革什扎镇巴郎村,丹巴22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配套工程正在施工……
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让甘孜群众生活品质提升,让甘孜经济发展拥有更多机遇。
五年来,甘孜州通过实施川藏联网工程、“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丹巴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电网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甘孜电网骨架和供电能力,实现了全州“一张网”,能源供给能力“一步跨千年”。
保护第一、治理为重 绿色甘孜底色更加鲜明
蓝天白云山峰倒映在湖面上,成群的水鸟欢乐嬉戏,悠闲的群众三五成群慢慢游览。站在道孚县城的道坞湿地公园小道上,远眺山水相依的画面,很难想象这里以前曾经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以前,道坞湿地经常有许多垃圾,产生的污水甚至发臭,当地群众经过都避之不及。”道孚县林草局项目办主任钟新材介绍,“2018年,道孚县对道坞湿地进行全面恢复建设,种树栽花、去污除臭、修道凿渠……曾经的臭水塘变得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成为道孚县旅游名片之一。”
同样的转变也发生在甘孜县。过去,县城旁有一片砂石料厂,因过度开采,河道伤痕累累,雨季发大水,水土流失严重。2017年来,甘孜县实施了雅砻湿地一期、二期和珠牧圣湖改造工程,让原本脏乱差的砂石料厂变成了山美水美的休闲旅游公园。
近年来,甘孜州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
过去5年,甘孜州完成人工造林、森林抚育、退化草地治理等744万亩,完成生态修复10.8万亩。建成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13个,森林覆盖率达到35%、草原植被盖度达到85%。划定生态保护红线6.9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7%,建成自然保护地83个、5.5万平方公里。
不仅如此,甘孜州“绿色亮剑”专项行动战果明显,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深入人心。
大事读档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实现全域脱贫摘帽
2020年2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批准叙永县等31个县(市)退出贫困县的通知》,批准甘孜州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得荣县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至此,甘孜州18个贫困县(市)全部退出,农牧民群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如期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缺医少药到全面保障让希望照进奔康梦想
在甘孜,包虫病是发病率高、危害大的重点地方病,其中石渠尤为严重。2015年11月,甘孜州启动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取得成果,并将石渠防治经验进行推广,累计治疗包虫病患者1.51万人。2020年8月,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顺利通过国家终期评估。
脱贫奔康路上,甘孜州加快推进“健康甘孜2030”行动,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放民生保障资金36.6亿元,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等政策,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5%以内,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维护民族团结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称号
2019年,甘孜州通过考核验收,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命名。
2014年以来,甘孜州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重要抓手,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健全创建工作体制机制。扎实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八进”活动,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结对共建”,丰富创建活动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紧紧抓住发展主题,全域旅游、生态能源、特色产业、区域发展、城乡建设、对外开放全面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聚焦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重点抓好教育、文化、医疗、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推进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改善各族群众民生福祉,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新台阶,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雅康高速铺就发展进步康庄大道
2018年12月31日,雅康高速公路穿云而来。这条135公里的“云端天路”,结束了甘孜州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让雪域高原和平原腹地“近距离”,让大美甘孜与天府成都“比邻”,打开了甘孜涉藏地区通往繁华都市的天然屏障,是当地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更是“两路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近5年,不仅雅康高速全线通车,甘孜州还实现县县通国道、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3万公里。
格萨尔机场打通“空中天路”
2019年9月,甘孜格萨尔机场建成通航,甘孜州成为四川唯一建有3座机场的市(州)。先后开通成都、重庆、上海、厦门、广州、珠海等16条航线,架起了立体交通的“空中天路”。甘孜格萨尔机场于2017年6月正式开工。机场场址位于甘孜州甘孜县来马镇和德格县错阿镇交界六十六道班处,距甘孜县约52公里,距德格县约152公里,海拔高度4068米,为高原民用支线机场。地处甘孜州东路片区的康定机场和南路片区的稻城亚丁机场,同北路片区落成的甘孜格萨尔机场一道,构筑起航空公交化的“甘孜空中三角交通网络”,扩大了航线广度,增加了航班密度,让区域内百姓及旅客的出行效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