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敏

  3月20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城乡融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主题为“发挥县域联动城乡经济的重要作用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成都市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

  农村公路总里程居全国第一

  省发改委总规划师韩斌在发布会上表示,四川省有183个县(市、区),数量居全国首位,县域在新时代治蜀兴川全局中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西昌、简阳、彭州、射洪先后跻身全国百强县,2022年13个区入围全国百强区,入围总数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一,还有37个县(市)入围中国西部百强县、入围总数蝉联西部第一。具体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县域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52个县(市、区)工业增加值超过100亿元,近三分之一的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平台能级不断提升,成功创建国家级园区15个、累计认定省星级园区107个。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累计命名39个天府旅游名县,建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8个、生态旅游示范区6个、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13个。

  二是县域公共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5.7万公里、居全国第一,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98%,实现村村通4G和光纤。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183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三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从2012年到202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300元增加到432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000元增加到18600多元,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增幅均明显超过城镇居民。

  构建县域经济梯队发展格局

  韩斌表示,“四川省正加快形成以百强县百强区为引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为支撑,工业强县、天府旅游名县、乡村振兴示范县等为补充的县域经济梯队发展格局。”四川将重点抓好“四个突出”。

  一是突出强县引领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梯队。以争创全国百强为引领,深入推进省级强县强区培育、先进县争创指导工作,探索推进先发地区带后发地区结对发展,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发展梯队。

  二是突出新型工业化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坚持“一县一主业”,实施县域百亿主导产业培育行动,梯度培育县域千亿、百亿、十亿产业集群。建设高能级产业平台,突出“一园一主业、一区一特色”。统筹实施“百亿强企”提升行动和中小企业“育苗壮干”梯度培育计划,推动形成一批龙头企业。

  三是突出城镇化推动县城经济发展。积极有序承接制造业转移,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县城人口就业吸纳能力。推动县城有机更新,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

  四是突出市场化方式整合县域发展资源。加强县级国有平台纵向和横向统筹整合,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引领四川小城镇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住建厅总经济师陈福均在发布会上介绍,计划到2025年在全省范围培育一批实力强劲的省级百强中心镇,引领带动四川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到目前,已考核命名了首批58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陈福均表示,全省成立了由22个省级部门组成的厅际联席会议,统筹指导中心镇培育,出台“省级百强中心镇”激励办法,给予命名的省级百强中心镇不超过2000万元资金支持及70亩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奖励。把全省分为城市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三类。引导各地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集聚、环境风貌、文化传承、城镇治理这六个方面实施“6大提升工程”,把中心镇改革发展的相关项目与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环境治理等领域的相关项目统筹抓实抓好。指导各地围绕创新规划、行政管理、财政融资、农村产权、人才振兴这五个方面,抓实“5大改革措施”,全面释放中心镇改革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