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
大运会即将落幕,如何持续利用场馆资源,满足公众就近体育锻炼的需求,成为许多市民关心的话题。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建议以成都大运会为契机,推动大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四川省教育厅回复道,倡议各高校有序开放学校体育场馆。
据了解,本次大运会48个训练、参赛场馆中,有36处是改造场馆,大部分都分布在高校里。该网友称,目前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已全面对外开放,但是在四川省高效网络理政平台向部分在蓉高校反馈意见时,对方以“学校属于人员密集的区域,为保障在校师生科研、学习、生活安全”等为由,拒绝开放体育场馆。
该网友建议,以大运会为契机,推动大学校园重新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让更多人更方便地了解体育运动、热爱体育运动,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推动全民健身蔚然成风,乘势推进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
收到留言后,四川省教育厅进行了回复。回复称,教育厅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积极倡导有条件的学校在确保安全和满足正常教育教学需求的前提下,有序向社会开放,为周边市民的日常锻炼提供便利和条件,以促进全民健康运动开展,促进“健康四川”“健康中国”相关工作取得实效。
回复还表示,前期,教育厅召集相关高校就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全省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会上,再次倡议各高校有序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因各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体育场馆开放存在时间、形式差异化的情况。教育厅将不断推动高校运动设施共建共享,完善举措,有序开放。
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全面开放,广东深圳已有先例。前段时间深圳上线“一键预约平台”,引入专业机构统筹运营学校体育场馆,市民只需下载APP,动动手指,全市超400所学校的体育场馆(场地)一键预约,家门口就能锻炼,赢得市民普遍好评。
推动学校运动场地对社会开放,实现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曹雪峰前段时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校内的体育场馆为成都持续深化“体教融合”打开了想象空间。
“这些改造场馆赛后将用于高校的体育事业发展,有效防止闲置浪费。同时,我们会探索建立学校场馆对外开放的机制,一方面满足市民举步可就的健身需求,一方面支持全市青少年体育赛事在大运场馆举办,每年组织开展篮球、排球等赛事不少于200场次。”曹雪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