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超高产攻关(德昌)示范项目(摄影 周翼)超级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超高产攻关(德昌)示范项目(摄影 周翼)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10月16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在成都启动。当天正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芝文在向调研采访团介绍四川如何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时分享道,两天前,四川省粮食单产再传捷报,在凉山州德昌县测产的超级稻单季亩产高达1251.5公斤,刷新世界纪录。

  近年来,四川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第一产业增加值长年保持全国第二,粮食产量连续3年保持700亿斤以上,农业稳中向好,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四川是国家战略大后方和农业大省,农耕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特色资源富集,至少有“四张名片”,分别是:粮猪安天下、川味誉天下、乡村美天下以及农民走天下。

  为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四川省努力打造立足四川、面向西南的粮食高产丰产样板区,全力确保“天府粮仓”真装粮、多装粮、装好粮。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深化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是四川给出的答案。

  徐芝文详细说,四川在全国率先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在都江堰灌区、蓬安县实施全国首批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同步推进2市、10县、100片省级示范,今年按新标准建成近500万亩。为保优势资源,建成全国唯一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量全国第二。在全国率先突破丘陵山地“无机可用、有机难用”制约瓶颈,四川集中攻克技术难题,建成全程机械化先行县10个、先导区31个,近三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实现天府粮仓丰产高产,稳面积是前提,提单产是关键。四川狠抓技术集成,率先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带动全国推广面积超过2000万亩,实现“玉米不减产、多种一季豆、种粮多挣钱”。四川还着力强化政策保障,全覆盖推行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省财政每年拿出真金白银,将成都平原、丘陵山区种粮大户补贴分别提高到每亩90元和10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5年将分别提高到100元和150元。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非一肘之力、一时之功。”徐芝文表示,下一步,将重点从粮食高产丰产、补齐农机装备短板、促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上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