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摄影报道
11月22日,西宁至成都铁路郎木寺至黄胜关段(以下简称“西成铁路四川段”)建设迎来新进展——全线首批12榀箱梁完成预制,建设进入新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箱梁生产于海拔3500米的若尔盖制梁场。在高原高寒环境下制梁有多难?21日,封面新闻提前来到梁场一探究竟。
进料难
从500公里外的江油进料,需要运输一天半
21日上午10点过,记者从松潘县镇江关镇开车出发,途经松潘、红原、若尔盖,一路向西北开行3个多小时,终于到达若尔盖制梁场附近。梁场“孤独”坐落在海拔3500米的若尔盖大草原上,下了213国道后,还要在崎岖不平的施工便道上颠簸10多分钟才能抵达。
路途遥远,这是记者一路前往的最大感受。偏远的地理位置也给梁片生产带来了第一个难题——进料难。
中铁七局若尔盖制梁场副总工蔡飞告诉记者,生产期间,梁场平均每天要进10车砂石材料,周边县城的材料不达标,他们要从四川江油,甚至甘肃进料。从江油到若尔盖,全程约500公里,路上运输就要一天半。
“遇到大雪封路,我们要先清理施工便道上的积雪,再修整路面,车才能开进来。”他说,有时候还需要装载车上阵,一边拉一边推,才能把材料顺利运到梁场。
气温低
给梁片“穿衣盖被”保温保暖
21日下午2点,记者走进若尔盖制梁场钢筋房,西北风从大门灌入,即便站在室内也忍不住打颤。施工人员全副武装,穿着冲锋衣、戴着口罩防寒。
天气预报显示,当天的最高温只有5度,夜晚会降到零下七八度。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是梁片生产遇到的最大难题。
“在高原、高寒天气中,给梁体保温是非常重要的。”中铁七局西成铁路四川段指挥部指挥长白宏州说,“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给梁体‘穿衣服、盖被子’,来减小它的温差,保证不出现裂纹。”
他进一步解释,所谓“穿衣盖被”就是在箱梁预制完成后,给梁体盖上养护罩,并开启热风炮、蒸汽锅炉等提升温度,还要在顶部搭设保温棚。
高原地区的极寒天气也考验着工人的身体耐受力。数据显示,相比于平原地区,若尔盖制梁场的人工工效降低了4成,智能化设备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不足。梁场从钢筋加工到混凝土喷淋养护、张拉、压浆等环节都投入了智能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工效,也保证了施工质量。
新进展
赶在有效施工期内完成首批箱梁预制
受气候影响,若尔盖制梁场的有效施工期只有半年,梁场采取技术措施延长了2个月施工期,每年从4月到11月都可生产。
若尔盖制梁场今年2月开建,8月正式投产,如今赶在冬休之前完成了首批12榀箱梁的预制,并通过认证,到明年开工时就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了。
成兰铁路公司西成指挥部指挥长印建文介绍,该梁场承担了全线795榀箱梁预制任务,未来,将按照每月60榀的设计能力进行生产,预计明年7月将开始架梁。
新闻多一点:西宁至成都铁路线路情况
西宁至成都铁路纵跨青海、甘肃、四川,线路自西宁枢纽海东西站引出,先后经青海省海东市、黄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后,在黄胜关站与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黄胜关段接轨,共线引入成都枢纽。
其中,西成铁路四川段全长172.6公里,设郎木寺、花湖、阿西、若尔盖、班佑、红原和黄胜关等7个车站。
西成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兰州、西宁至广州的兰(西)广通道的组成部分,通车后,将加强兰(州)西(宁)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交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对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