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阚莹莹 文/图

  “昨天卖46元一斤,今天就又降到了45元。”6月12日上午10点,成都市锦江区冻青树农贸市场进入每天客流量最大的时间。一家牛肉专卖店老板指着一块新鲜的牛里脊,向顾客吆喝着最新的价格。牛里脊是店里单价最高的牛肉部位,价格最高的时候能够卖到50元一斤。

  冻青树农贸市场的牛肉专卖店,牛里脊每斤45元,牛腩每斤35元,价格均有明显下跌。

  “降价”,是近期牛肉市场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关键词。6月11日,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公布了最近一周的农产品价格行情。其中,牛肉批发价为每公斤50元,环比下降3.1%,比去年同期每公斤70元的价格下降30%左右。

  牛肉价格为何“跌跌”不休?养殖户情况如何?近期,记者进行了探访。

  销售端

  “供强需弱”导致价格持续下跌

  “降了降了,卤牛肉85元一斤。”6月12日,冻青树农贸市场一家卤肉专卖店老板告诉记者,价格高的时候店里卤牛肉要卖95元一斤。

  这是一场全国性的牛肉价格下跌。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6月11日,全国牛肉平均批发价为每公斤60.76元,较今年1月每公斤80.17元的价格下跌了约32%。

  业内人士指出,供求关系的变化,是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总体来看,全国牛肉供给持续增长,消费并未同步走高,市场供大于求,导致牛肉价格持续低迷。

  从供给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肉牛出栏5023万头,比上年增长3.8%。牛肉产量753万吨,比上年增长4.8%。

  四川是牛肉生产大省,出栏量常年保持在全国前五位,同样有出栏量增长的趋势。数据统计,2023年,四川牛出栏316.4万头,比上年增长3.4%。

  进口牛肉的增长,进一步提升了全国的牛肉供给。海关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国累计进口牛肉273.74万吨,同比增幅为1.77%,牛肉整体进口量再创新高。今年一季度,牛肉进口量再度同比增长21.7%。

  而更低的进口牛肉价格,也带动了国产牛肉价格的下降。记者在成都一家大型商超看到,国产鲜切黄牛牛腩价格为每斤45元,产自澳大利亚的冰鲜牛腩价格为每斤34.9元。一位前来购买牛肉的消费者表示,“这样价格差异下,更愿意购买进口牛肉。”

  从消费看,2023年全国牛肉人均消费量为7.2千克,增长率为2.3%,增长率处于2016年以来的最低点。

  养殖端

  肉牛养殖迈入“微利”时代

  在阆中市木兰镇河楼社区,阆中市宝山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宝山已经养了十多年肉牛,存栏肉牛有100多头。几年前,王宝山号召周边养牛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成立了阆中市思依片区家庭农场协会,并担任会长,现在协会养殖规模约4000头。

  “活牛10.07元一斤的出栏价格。”王宝山说,去年出栏价最高的时候,能卖到15元到16元一斤。

  这样的价格,养殖户盈亏情况如何?

  王宝山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地养牛场大多从内蒙古、青海等地购买育肥牛,一头约5000元,养到1000斤左右出栏,这期间要支出6000元到7000元左右的饲料等各项成本。“也就是说,现在的价格即将跌过成本线,再跌就亏本了。”

  “2023年以来,国内肉牛养殖业已经正式进入‘微利’时代,但本轮市场低谷还未‘见底’。”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节本增效是未来养牛业的盈利方向。”王宝山说,这些年专合社尝试种养循环的模式,通过自建草料场机械化种草,在饲草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实现草料自给自足,同时加工发酵干牛粪粉向周边水果种植户销售,进一步节约养殖成本。“种养循环下,按照现在的价格,专合社每销售一头活牛还有2000元左右的利润空间。”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场价格下跌周期,将进一步淘汰散户,提升肉牛规模化养殖率。

  “接下来,四川的重点是发展年出栏肉牛300头以上的养殖场,加快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家庭牧场发展,不断提升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同时,加快推进建设一批国省级肉牛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肉牛养殖增量提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牧区牦牛存栏占全省牛存栏近一半是四川牛养殖业的特点,接下来还要加快推动牧区草原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牦牛出栏率、商品率。”

  而王宝山更期待着今年第三季度的到来,“气温下降后,火锅消费就会有所上升,将会带动牛肉价格提升。”现在,王宝山卖到重庆等火锅消费市场区域的活牛,价格也能卖到一斤1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