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有着西南地区最大的动车所之称的天府动车所正式建成投用。这座毗邻天府站、藏在龙泉山脚下的动车所有哪些高新技术,与成都东动车所有何区别?19日,红星新闻记者走进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太平街道的天府动车所实地探访,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天府动车所 图据成都动车段

  全国首个,一次性建成6.2万平方米检修库

  19日9时40分,记者来到天府新区太平街道双简路与太合路交叉口处,旁边几辆挖掘机正忙着挖土作业,再往远处就可以看到成都动车段的标志。

  经过施工人员的指引,记者一路寻到了天府动车所的门前。

  “门口的道路还没修好,大门、配套的一些设施也将同步开建,年底前应该都能投用。”天府动车所工作人员刘阳表示。

  为何这里被称为西南地区最大动车所?

  从数据上看,天府动车所有检修线12条,可同时检修24组标准动车组,最大可担当每天90组标准动车组的检修任务。

  “目前投用的只是一期东侧车场,包含存车一场、存车二场、检修库三个场,其中存车一场存车线34条,洗车线3条,存车场二场存车线18条及走行线6条,临修及不落轮镟线2条。”刘阳指着旁边的空地说,整个天府动车运用所规划总面积约2090亩,现在投用的只占总规划的一半,未来二期,可能将再建一个如东侧车场一样规模的车场,如此才算是西南最大的动车所。

  ▲检修库停放的车辆

  记者跟随刘阳走进天府动车所内,整齐是给人的第一感受,整个动车所总体布局呈一条线布置,从进门处开始,依次排列有生活区的公寓、食堂,然后是作业区间,检修库、存车场二场、存车场一场,再向外则顺接铁路线。

  “从调度角度来看,我们的检修库只有一个方向进出列车,相较于成都东动车所双向进出,这样的设置减少了许多车辆调度中的影响因素。”据天府动车运用所调度室副工长胡立介绍,这里主要负责动车组一、二级检修、临修、专项修、60万公里扩大修以及外皮清洗、吸污作业等任务,设计可承担检修动车组120组,每天可进行90组标准动车组一级修作业,可同时开展24组动车组检修作业。

  据了解,天府动车所检修库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库内12线5616米检修轨道配置。“像成都东动车所也是分多次才建成的,而像天府动车所一次性建成达6.2万平方米的检修库,还是全国首个。”胡立说。

  ▲检修库停放的车辆

  “智能大脑”精准管控 工具管理自动化

  智能智慧是天府动车所的另一大特点。据胡立介绍,动车所“智能大脑”再次上新,投用了安全联锁系统,可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对于检修人员进场、离场均会识别,保证安全。防尾随技术的应用,则避免了一人识别多人进场的情况,保证进出场人员的精准控制。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屏幕显示的安全联锁作业看板,可以显示进场检修车辆车型、检修人员数量、检修进度、是否有电、作业状态等内容,现场情况调度都能及时掌握。

  同时,在检修库内还引入了像“自动售货机”一样的智能工具管理系统。

  ▲检修库“无人售货机”

  ▲检修库调度室

  “以前早上换班时,还工具、借工具的人常常排队,管理工具的人员手动录入、借出设备也很麻烦,智能工具管理系统的引入,实现了无人化、自动化完成的这一过程,大幅节省人力和时间。”天府动车运用所综合班副工长刘果告诉记者,为了实现自动化,他们对所有工具都安装了微型“识别器”,当工具通过设备借用通道时,内部的显示屏就可自动识别,确认后即可完成借出送还流程。

  探访过程中,记者走在检修库中,并没有感受到像其他动车所检修库一样的燥热。

  “我们这里安装了集温感、雨感、风控一体化的智能通风温控系统,其中包含了遮阳天幕、风扇、空调等设备。”胡立告诉记者,通过系统设置,每日定时可完成天幕的开闭,空调则可有效降低检修库温度,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作业舒适性。

  中国铁路成都局成都动车段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成都东动车所配属171组动车组,站场存放能力和动车组检修能力已饱和,天府动车所适时投用,将成倍提升成都铁路枢纽的动车组存放及检修能力。

  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