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堵塞造成渗水,继而导致家里地板、家具等物件受损,损失谁来赔?四川富顺一小区业主李某家中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今年3月,李某将楼上22户业主告上法庭,要求共同承担维修更换费用共计7498元,平均每户326元。

  “双方在前期协商过程中,22户业主并不愿支付费用。”承办法官介绍,综合各方面因素,并征得原、被告同意,法官建立微信群,采取集中送达、集中举证质证等形式,让23名当事人在微信群里各自发表意见。法官居中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法官建微信群调解诉讼。富顺法院供图

  管道堵塞渗水

  二楼业主家中家具、地板等受损

  李某家住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某小区某楼栋的二楼,其楼上还有30户业主,其中22户已装修入住。

  2021年12月29日,小区物业服务人员巡查时发现,李某所在单元的主排污管道被生活垃圾、装修建渣堵塞,导致污水渗漏到李某家中,造成其家具、木地板等物件受损。

  事发后,物业公司疏通并更换了管道,李某对受损物品进行修理更换,共计产生费用7498元。

  2022年1月4日,物业公司按入住情况向李某楼上的22户业主发出《通知》,告知每户赔偿李某损失费326元。然而,22户业主以种种理由拒绝付款。

  无奈之下,2024年3月19日,李某将楼上22户业主起诉至法院。

  法官建群调解 

  22户分别支付326元 当事人申请撤诉

  法官阅卷后发现,22户业主大多在外地工作或生活,为了方便当事人参加诉讼、节约诉讼资源、提高办案效率,同时考虑到案涉标的额不大,双方又是邻居,遂决定调解息诉。

  紧接着,法官在征得原、被告同意后,专门建立微信群,把原、被告双方都拉到群里,采取集中送达、集中举证质证等形式在微信群中上传民事起诉状、李某提交的各项证据,让当事人在微信群里各自发表意见;法官居中调解。

  部分居民认为,李某长期在外居住,对其房屋未能尽到管理义务,管道堵塞与自己无关,并且李某主张的损失没有正式发票予以证实且金额过高,其诉请不应得到支持。

  法官表示,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等方面的相邻关系。本案中,被堵塞的排污管道为原、被告共用的公共下水道,证据表明堵塞物为生活垃圾及装修建渣等。现该下水道堵塞给李某造成损失,李某及楼上22户业主如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均存在未能合理使用造成堵塞公共下水道的可能性,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同时,经法院核实,李某主张损失的票据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应予采信。

  在微信群里,法官耐心倾听、及时回应,积极引导双方互谅互让。经过30天的沟通及冷静期,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22户业主将各自承担的损失326元微信支付给了李某,李某也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

  肖晓旭 周启堃 红星新闻记者 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