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赵荣昌 泸州观察 郭荞璐 文/图
10月15日,全国“一老一小”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泸州举行。
四川是人口大省,常住人口8368万,居全国第5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16.4万,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21.7%,老龄化率位居全国第3。截至2023年底,全省3岁以下婴幼儿163.7万,即将进入“超少子化”阶段。全省人口面临着深层次、结构性矛盾。
推进相关工作四川有何探索?
“专精特新”一揽子政策举措出炉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四川围绕“专精特新”做文章,制定了诸多政策举措。
突出“专”字,四川聚焦“一老一小”服务短板,制定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等文件,主动把成熟的经验做法上升到立法高度,在地方人大层面,在全国率先出台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决定,明确20项内容,为普惠托育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精”则体现在四川明确要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以服务老人为例,针对80岁以下老年人强化社区居家养老功能,积极探索城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新模式;针对80岁以上老年人大力推进医养结合,鼓励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针对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实施银龄健康工程,开展“健康敲门行动”。
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天骄托育园。
“特”则是指四川主动探索制定地方标准,出台失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修订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将儿童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服务纳入保障范围。建立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政策帮助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方面适应数字生活场景,更好融入数字社会。
围绕“新”字,四川瞄准发展“一老一小”产业是适应人口变化趋势,打开内需新空间的有效路径。例如,主动顺应科学育儿新理念,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化打造、专业化创新和人性化服务等。
泸州市初迈托育园杜家街园区户外活动场地。
各地结合实际“量身定制”
“一老一小”服务
除了围绕“专精特新”做文章进行省级层面的探索,省内各地也结合实际“量身定制”了诸多行动。
作为全国首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自贡市在全省率先探索老年助餐、老年赛事服务模式,启动建设养老社区,老年用品市场服务新场景;在托育方面,自贡市指导市内大专院校开设幼儿育保专业,为全市婴幼儿提供专业可靠的托育服务。
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攀枝花,在全国率先制定9项医养结合地方标准,建成“医疗机构+养老服务”“康养机构+嵌入医疗”等5种医养结合模式,探索出医疗机构破题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举措。
广元市将“一老一小”工作纳入到全市工作进行统筹,专门印发“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广元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有关政策文件,将“一老一小”工作纳入市委政府年度民生实事和目标绩效考核范围,确保工作“不打折扣”。
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街道杜家街社区“邻家食堂”。
泸州市则以“长乐泸州”养老模式、“1573”普惠托育模式为抓手,推动“一老一小”事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四川省首个获国务院办公厅激励表扬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城市,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地区,是四川省唯一被纳入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的城市。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四川还将突出“以人定量”“以需定供”,深入分析人口结构和变化趋势,精准对接“一老一小”服务多元化需求,完善资源规划布局,推动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等“五大重点工程”为抓手,统筹发挥好规划、政策、项目、资金集成作用,全力探索“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四川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