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可能会感到奇怪,推理小说与叶芝的诗歌之间会有什么联系?2017年4月22日,在成都老书虫书吧由四川文艺出版社主办的裘小龙读者见面会暨《丽达与天鹅》首发会,为读者解开了这个疑问。

裘小龙读者见面会暨《丽达与天鹅:叶芝诗选》首发会现场裘小龙读者见面会暨《丽达与天鹅:叶芝诗选》首发会现场

  将这二者联系起来的,是作家、翻译家裘小龙。他在本世纪初以《红英之死》获得安东尼小说奖,即第三十二届世界推理小说大奖,得到西方读者的喜爱;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创作及翻译的意象派诗歌,也使他在中国的诗歌界及翻译界成为风云人物。此次,四川文艺出版社将裘小龙三十年前翻译的叶芝的诗歌集结成册《丽达与天鹅:叶芝诗选》,呈献给读者。在这个四月的周末,他来到成都,与大家分享他对这两个风格迥异的文学门类的体验和思考。

  裘小龙的文学双重身份

裘小龙读者见面会暨《丽达与天鹅:叶芝诗选》首发会现场裘小龙读者见面会暨《丽达与天鹅:叶芝诗选》首发会现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格外钟爱诗歌的年代。裘小龙当年破格考上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成为著名诗人卞之琳的关门弟子。他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译著有长篇传记文学《拜伦传》、小说《四个四重奏》等,但最受关注的还是他在诗歌翻译方面的贡献,包括T•S•艾略特、叶芝,以及美国意象派诗人的作品。通过他的翻译,中国的诗人们、文学爱好者们对这些在文学史上意义重大的作品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1988年,裘小龙去美国做访问学者,原是探访艾略特故居,为自己的学术著作收集材料,后来却在美国长期定居了下来,并开始用英文创作。2000年时,他的首部长篇小说《红英之死》,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入围并获得多项推理小说大奖,还译成十多种文字在英、法、德、日等多个国家出版。此后他又陆续出版了《外滩花园》《石库门骊歌》《红旗袍》等多部以上海为背景的作品,塑造了喜爱诗歌的刑侦队长“陈超”这个人物形象。裘小龙通过这些推理小说,来描述和思考中国的社会现实,也会不时地在其中寄托他的诗情和对故乡的怀想。

  有人说裘小龙的作品在侦探的外衣下包着诗心。这就如同他在《丽达与天鹅:叶芝诗选》的序言中提到的,叶芝有过一个比喻:“作品就像一棵树那样成长、发展,根还是同一的根,但花与叶会呈现种种变化。”无论是作为诗人、翻译家的裘小龙还是作为推理小说家的裘小龙,他的核心的文学追求最终是一致的。

  丽达与天鹅,叶芝的诗

  威廉•勃特勒•叶芝(1856—1939),是爱尔兰现代著名诗人,曾获得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大部分中国读者来说,叶芝算不上完全陌生,许多人曾被《当你老了》这首诗所打动,但对他的了解却还远远不够。一个伟大的诗人,尤其像叶芝这样一个充满了种种矛盾,又从矛盾中写出了带有辉煌的统一性的诗人,需要从整体上来认识他的作品。

《丽达与天鹅:叶芝诗选》《丽达与天鹅:叶芝诗选》

  一般认为,叶芝的诗受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是英文诗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缩影。用作本诗集书名的《丽达与天鹅》这首诗便极具代表性。这首诗取材自希腊神话:众神之王朱诺变形为天鹅,使丽达怀孕产了两个蛋,这便是海伦和克莱斯特纳,海伦的私奔导致了特洛伊战争,而克莱斯特纳和奸夫一起谋杀了阿迦门农,丽达与天鹅的结合就是历史的开端。叶芝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神秘的循环历史观,更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他的象征主义风格。

  叶芝从事诗歌创作的岁月,正值英国诗坛经历了沧桑变迁的年代——后期浪漫派、唯美派、象征派和现代派,叶芝在每个时期里都写出了优秀的作品,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在这本《丽达与天鹅》诗集中,读者可读到他各个时期的作品,可以说完整地展现了叶芝的诗歌全貌。

  在这次活动上,主持人Richard Brett和我们的一位中文朗诵者一起用双语朗诵了《1916年复活节》。 在成都生活了十年,来自美国的文学诗人之乡——旧金山的Richard Brett对于能在此朗诵这首英文诗,并看到中国的诗歌爱好者通过裘小龙精彩的译文而同样为这首诗所打动,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感慨。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傍晚,这场畅谈小说、朗诵诗歌的活动,让在场的成都本地读者和外国读者都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快乐。

  伟大的文学作品通过优秀的译者,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障碍,在所有读者的心中引发共鸣,这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四川文艺出版社多年来通过出版经典译文系列一直在坚持着这件美好的事,《丽达与天鹅:叶芝诗选》只是其中一本,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在更多的书中找到文学的感动。

  作者简介

  叶芝(1856—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是爱尔兰文艺复兴的中心人物,20世纪西方代表性诗人之一。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受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代表着英文诗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缩影。

  内容简介

  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的中心人物,二十世纪西方代表性诗人之一。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本书精选了他代表性的优秀诗作约150首,包括 《丽达与天鹅》、《当你老了》《一个年轻又年老的人》、《情人的歌》等。该诗集选用的为裘小龙的译本,他曾经师从著名翻译家卞之琳先生,上世纪80年代曾以翻译西方印象派诗歌知名,现在华盛顿大学任教,并以英文写作出版侦探推理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