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桥梁

  双年展的一些其他作品的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也许更加委婉。上世纪70年代以难民身份随着大逃亡浪潮离开越南的蒂凡妮·钟(Tiffany Chung)的作品也来到了Artspace艺术馆。她用针线一丝不苟地绘制出一幅刺绣作品,标记了越南和柬埔寨人民逃难的行船轨迹,同时配上相关事实,介绍了当时的逃亡者如何像今天一样,忍受着他人的质疑。

蒂凡妮·钟再现了大逃亡历史:行船轨迹和最早建立避难所与居留地的国家,2017,刺绣   供图:蒂凡尼·钟、纽约泰勒·罗林斯美术馆  蒂凡妮·钟再现了大逃亡历史:行船轨迹和最早建立避难所与居留地的国家,2017,刺绣   供图:蒂凡尼·钟、纽约泰勒·罗林斯美术馆

  蒂凡妮·钟而今在美国和越南生活。对难民敞开心扉的国家也会从中获益,最终冲突会迎来和解。人们常常期待艺术能让政府决策转向,或是改变人类命运,但人们看待艺术的体验是个性化的。艺术也许能改变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不过更多的是基于个体层面。

  在鹦鹉岛的一个大锡棚里,黎巴嫩艺术家哈立德·沙布沙比(Khaled Sabsab)的装置作品《带来寂静》(Bring the Silence)延续了一条开始已久的轨迹——向有创造力的苏菲主义传统致敬。他用艺术建起了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还没进入锡棚,参观者就能闻到玫瑰花瓣诱人的芳香。甘甜的气味弥散在昏暗的展厅里,地板上铺着从悉尼西郊奥本区一家中东商品店淘来的地毯。观众们能听到街道上喋喋不休的声音,看到悬挂着的巨大屏幕上斑斓的色彩,细嗅玫瑰的香气。

哈立德·沙布沙比《带来寂静》(视频截图),2018。供图:哈立德·沙布沙比与布里斯本Milani Gallary  哈立德·沙布沙比《带来寂静》(视频截图),2018。供图:哈立德·沙布沙比与布里斯本Milani Gallary

  《带来寂静》是一个八通道视频,每一屏都展现了不同角度的德里墓地——伟大的苏菲派圣人穆罕默德·尼扎姆丁·欧里亚(Muhammad Nizamuddin Auliya)就长眠于此。视频中,有些人将玫瑰花瓣洒在他身体上覆盖的彩色丝绸布块堆上,另一些人则在祈祷。女性和不信教的人是不允许进入这个圣地的,艺术家哈立德要拍摄这个场景也需要得到特殊许可。穆罕默德·尼扎姆丁·欧里亚是中世纪最仁爱的圣人之一,他将上帝之爱看作是爱人性、爱精神虔诚与对善意的爱。

  很多年来,沙布沙比都在探寻伊斯兰传统中最为喜乐的部分。在悉尼西郊,他的作品展示了艺术如何穿越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澳大利亚人之间的文化隔膜。对非穆斯林来说,沙布沙比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他们看到伊斯兰文化既富有创造力,也有神秘性的一面,与那些常常被耸人听闻的电台主持人挖苦的宗教形象相比,也更具包容性。

  在展览中,艺术家把自己称作“十一人”,代表着伊斯兰文化在澳大利亚的多样性。他们正通过自己多样的艺术挑战人们的刻板印象,他们的策略则借鉴了澳大利亚知名原住民艺术组织ProppaNOW。“十一人”在艺术方面的成功既有个人的努力,也是集体的成果,澳大利亚人的态度开始产生巨大转变,就像他们开始刷新对原住民的认识。

  艺术和它的从业者们带来的变化不是立竿见影的。澳大利亚移民部长彼得·达顿(Peter Dutton)对移民的态度不会因为看完《人流》就发生180度转弯,但他不一定是艺术作品的目标观众。“艺术是一种社会实践,帮助人们去发掘真相。”也许这就是唯一我们所能够确定的。

  (作者Joanna Mendelssohn系新南威尔士大学荣誉副教授,翻译:马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