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 巴山大峡谷文旅开发利用力促脱贫奔康
风景这边独好
——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让9万多贫困人口脱贫奔康
“钱棍舞”民俗文化表演
景区风景如画、游人如织,店铺生意火爆、购销两旺……景区内、广场上,伴随着高亢的巴人舞曲,身着鲜艳土家服饰的当地村民跳起巴人舞,成为景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让游客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这是巴山大峡谷景区开园以来随时可见的动人情景。
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按照国家5A级标准建设,建成后直接带动102个贫困村、9万多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辐射带动周边46万余人增收,为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仅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巴山大峡谷景区就接待游客15.3408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830.4万元。
昔日“土坨坨”
今成“香饽饽”
“自从通了公路,我们的药材也能够卖出去了,家里40多亩木香,每年能收入近2万元;养了20多桶高山蜜蜂,每年能收入8000多元。”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昔日的贫困户刘福太算着账,脸上笑开了花。
黄连村地处巴山大峡谷深处,既有天麻、厚朴、黄连等野生中药材,又有高山蜂蜜、土核桃、崖豆等天然土特产,以前因为交通的原因,当地老百姓捧着“金饭碗”却过着穷日子。
巴山大峡谷景区的开发,给黄连村乃至整个景区辐射乡镇带来了无限生机。当地群众瞅准巴山大峡谷景区开发的大好机遇,结合本村生态优势,发展中药材产业和乡村旅游,这些昔日烂在家里的腊肉、土豆、崖豆、玉米等原生态的“土坨坨”,变成了餐桌上游客的美味佳肴,村民的腰包也渐渐鼓起来了。
“一辈子也没有想到,过去我们这些穷地方还成了景区,我一个泥腿子变成了老板……”谈及今天的幸福生活,漆树土家族乡朝阳村2组村民覃永见扳起手指笑着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五一节期间,我7个房间爆满,腊猪脚、土鸡等土特产成了游客爱吃的菜,几天下来收入了5000多元,很多游客临走时还买了很多腊猪脚、土鸡、蜂蜜等土特产。随着景区功能不断完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肯定还会更好!”
返乡开民宿
民宅变“金宅”
“现在我回来开民宿,比在江苏打工赚钱多,还能兼顾家庭。”巴山大峡谷“老作坊客栈”老板娘龙光兰在厨房里忙个不停,一边还不忘跟记者说话。龙光兰一家有着十几年的酿酒手艺,再加上坝坝舞、巴山歌等土家风情作为“老作坊客栈”的卖点,仅今年一季度,龙光兰一家的收入就达到3万多元。
记者了解到,借助巴山大峡谷景区开发良机,像龙光兰这样回乡开民宿的人不在少数,以前60%的人都在外打工,如今90%的人都回乡创业、就业。他们将自己的老房子改建成土家民宿,打造吃、住“一体化”服务,在自身致富的同时还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让过去分文不值的民宅变成了“金宅”。
白天忙种地
晚上当演员
宣汉是巴人的聚居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薅草锣鼓、车车灯、钱棍舞等民俗文化根植于这片厚重的热土。 “第一次来巴山大峡谷的时候,给我的感受就是只有漂流,没有什么看点。今天再次来到这里,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多了许多景点,还有许多民俗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了巴山儿女的热情和当地的巴人文化……”来自陕西的游客朱芳惊喜地说。
为了提升景区旅游品质,打造浓郁的巴文化氛围,丰富游客生活,巴山大峡谷成立巴山民俗表演艺术团,组织辖区内群众参加表演。在巴山民俗表演艺术团里,有不少人都是白天在家种田、晚上在景区跳舞,两头工作、两份收入,既繁荣了景区生活,又增添了家庭收入。“白天忙干活,晚上当演员,既挣了钱,又锻炼了身体,好巴适!”景区群众张晓红翘起大拇指,笑在眉梢。
“桃溪谷的水、罗盘顶的云、大象洞的神秘……”眼前的巴山大峡谷,就是当地群众的金山银山!(文章来源:达州日报)
猜你喜欢
- 九寨沟“补妆”归来 首日迎客2972人
- 评论() | 分享09月29号 13:56
- 悬挂国旗迎国庆 达州街头洋溢“中国红”
- 评论() | 分享09月29号 13:53
- 国庆长假到乐山耍 这份最全路况信息快来了解一下
- 评论() | 分享09月29号 13:51
- 达州消防用一段劲舞 引爆“快闪”现场气氛
- 评论() | 分享09月29号 13:46
- 世界500强正威国际集团落户宣汉
- 评论() | 分享09月25号 17:31
- 浪漫金秋 云南乃古石林波斯菊花海盛放迎国庆
- 评论() | 分享09月25号 15:50
- 九寨沟将试开园 影像回顾昔日美景
- 评论() | 分享09月25号 15:41
- 2020年考研今起预报名 这些信息考生要注意
- 评论() | 分享09月25号 15:40
- 稻田拔河、千人醪糟宴 达州喜迎农民丰收节
- 评论() | 分享09月25号 15:39
- 成都大熊猫基地国庆节期间将限流 实行网络提前购票
- 评论() | 分享09月23号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