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珊这位因1982年拍摄电影《牧马人》而被大家熟知的演员,1987年应法国政府邀请,赴法兰西国家高等戏剧艺术学院进修,先后在中国(香港、台湾)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用汉语、英语、法语演过20余部电影、电视片及十多出舞台剧,并在香港卫星电视中文台担任文化名人访谈等特别栏目主持人。1997年旅法期间被英国剑桥大学收入世界名人大辞典。
丛珊从上中央戏剧学院一年级起就开始拍戏,非常忙。这期间受到了很多的压力。有些人说她不会演舞台剧只会演电影,于是她很想继续提升自己。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到了法国政府的邀请赴法兰西国家高等戏剧艺术学院进修。初到法国的丛珊为了提高语言能力,先读了七个月的语言班,每天五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加上大量的作业,在七个月的时间里她的语言水平突飞猛进。七个月后,他顺利地进入法兰西国家高等戏剧艺术学院进修。
在法国,丛珊也遇到了很多国外求学者常遇到的障碍:语言和交流,和不同文化差异的冲突。在进修的时候,同班同学听老师讲“莫里埃”就能理解全部意思,而她却要翻阅全部的资料后才能弄清楚意思。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几倍的辛苦。不仅课程紧张,还要自己做饭吃,连国内母亲听说了都非常心疼。
丛珊谈起自己的留学生活虽然比较简单,但却有她“过来人”自己的见解。
她说:“我非常拥护出国留学,因为在中国国内教育的整个过程当中,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可能会非常好,但是很多方面比如说人际交往、生存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比较差,全是依靠家长,而家长们也恨不得替孩子做很多本应孩子自己处理的事情。所以,出国学习是能锻炼一个人对自己负责任的好时机。经历后,从人格上会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没有此经历,你的人生会是一个残缺的或是幼稚的。”体会到留学对能力培养很重要的丛珊有打算将来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国外去锻炼,虽然他现在只有八岁。
不是有人给你做饭就是一个幸福的人生,而是你能掌控自己人生的时候才是一种真正的本事。在国内特别呵护的环境下我们是学不到这些的。到了国外,新的环境会教会你怎么去交际和生存。留学对于丛珊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学识的提高,更多的是能力的提升。
在得失之间体味留学
凭借电影《庐山恋》而成为中国影后的张瑜,1985年在事业的颠峰时期带着20块钱的生活费来到了美国求学——攻读电影电视制作的硕士学位。张瑜留学时生活的拮据让美国的朋友感叹中国人的幽默——一个中国影后抛开国内优越的物质条件来美国做穷学生,太幽默了。张瑜坦率地告诉他们“我只有自行车”。
生活的落差是明显的。成为明星之前,张瑜在家里有父母的呵护,做了明星以后,成为名副其实的掌上明珠,很多人从各个方面给她很多爱与关怀。这样的生活环境所带来的优越感,使她并没有体会到生活有多么的艰难和不容易。到了美国后,没有了原先的一切,紧张与压迫感随着经济的日益窘迫相继而来。初次体会到生活艰难的张瑜在最初的美国生活中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不可能从任何人那里得到帮助。自己一个人要考虑许多问题:人身保险、汽车保险、学费问题、吃住问题,一切都要靠自己,用张瑜的话说那是个“连借钱的地方都没有的社会”。只能一点一点地克服。回首往事,张瑜甚至有点佩服自己的适应能力,“我的感慨是人在一个舒适的环境当中也能生活得很好,当放弃了这物质环境,人在一个困境当中,他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因为人的潜力是极大的,而且经过这种坎坎坷坷、这种苦难、这些不容易也锻炼自己生活的能力和自立能力,这点我觉得也是增长了我的人生阅历,我得到的是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再也不会说我害怕了,不会。”
在《庐山恋》中的出色表现,在《小街》中的经典造型,使张瑜的名字家喻户晓。经过美国的几年学习生活后,她又以《任长霞》、《大道为天》中的公安局长形象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放弃了国内的一切,在美国过起拮据的非明星求学生活,这一得一失之间使她的美丽中更多了些坚韧。
其实明星也一样,在国外的日子里他们也会遇到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也会遭受生活窘迫的困扰,甚至他们要比有些留学生更多的承受国内外落差甚大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但是在国外的生活让他们学会了独立生活,让他们完善了自己的事业。在当今卓有成就的明星们,有许多具有留洋海外的背景。张铁林在英国经历十年的磨砺后,一部《还珠格格》使他成为荧屏上最有人缘的皇帝;张蔷赴澳多年后,用心诠释着新专集《尽情飞扬》;杨澜以全优成绩获得美国的硕士学位,回国后创建了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陈凯歌,这个名字就是电影票房的保证,这成就中蕴涵着三年赴美进修的艰辛。国外的成长,让他们更坚韧的对待事业上的坎坷;出国求学的经历,增添了他们在事业上的筹码,开阔了他们在自己领域的视野。他们把国外的理念和所学,带到自己的工作中,所以能够使他们成为“长青树”,在自己的圈子中立于不败之地,难怪不断有明星出国去深造。近日听说,小龙女的扮演者刘亦菲也有计划去美国深造,期待这些海归明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