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川国际复牌“有难度,有希望”

  采访过程中,张磊对接盘中川国际后复牌抱有很强的信心。尽管此前并无三板企业重回主板的先例,但张磊仍指望“2~3年能够回到主板”。

  “中川国际的负债和重组要求让许多人忽略了它的股东背景、历史身份所带来的有利价值。”他说,“中川国际是A股第一批上市公司,对中国经济支持很大。”

  至于究竟怎样将“有利价值”转换为“实际价值”,张磊并未直接答复,只是客观地承认,处理中川国际的债务确实有难度。“目前还有一些主要集中在非洲的海外业务要处理。”他说,“复牌对于任何一家三板企业来说肯定都是有难度的,但是企业有实力,地方政府也有很强的意愿,目前企业和政府以及各方面都在努力。我相信如果能把中川国际这个川内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保住,对各方都是一件好事。”

  新闻背景

  以擅长收购旧楼著称的鸿德投资名下资产近40亿元,目前运营项目包括春熙路商圈内的横九龙巷、红星路电子大厦等。去年5月,鸿德在重庆以4.41亿元成功拿下解放碑的一个烂尾楼项目,并斥资10亿元进行包装。今年5月又投资10亿元拿下成都春熙商圈的原“紫薇酒店”和原“太平洋春熙新馆”项目3.7万平方米的物业。

  张磊

  让待重组资产回春

  比赚钱更有成就感

  此前,关于鸿德投资掌舵人的身份一直扑朔迷离。这位年轻的85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带着疑问,成都商报记者对张磊进行了独家专访,试图为大家揭开鸿德投资及其掌舵人的神秘面纱。

  白手起家

  17岁赚得“第一桶金”

  “我完完全全靠自己打拼,一步一步白手起家做起来的。”张磊描述自己的家庭背景,“很普通、很平庸的条件,小康家庭,还真说不出有什么特别的。”2005年,张磊还在别人的公司打工,主要是找到一些缺资金的房地产项目做投资。那一年正是房地产热钱汹涌的前夜,张磊回忆说,当时的楼市火得只要乙方有项目、有地块,他们公司就敢投钱,然后大家就一定能赚钱。也就是在2005年底,当时才17岁的张磊通过运作房产项目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差不多30万元,当时赚到钱就买了一辆车,然后跟着别人继续做项目,帮他们包装、运作项目,现在听起来感觉这个钱很好赚,实际做起来有很多繁琐的细节。”通过运作一些项目慢慢累积一定的资本之后,张磊在2007年成立鸿德投资,当时身家已到百万级。公司成立的第二年,他迎来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跳跃”———当时位于成都三环路的金府电机市场因债务困扰,其中数十家商铺拍卖,总价从一开始的5800万元连降3次都没有投资人愿意接手。当时正值年底,很多人资金周转不过来,也并不看好这个市场。而张磊出手以1000多元/平方米的价格买进,仅过一个月就以2800~3500元/平方米的价格出手。生意做完,张磊的公司获利1000多万元。这一年,他刚满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