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冬季项目管理中心供图四川省冬季项目管理中心供图
四川省冬季项目管理中心供图四川省冬季项目管理中心供图

  2月20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落幕,随着奥林匹克火炬的熄灭,北京在有着98年历史的冬奥会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四川体育来说,黎禹汐、宋祺武、邱冷、武绍桐、高弘博5名运动员首次亮相冬奥会舞台,冷俊逸、李云峰、耿华、刘天宇、阿支霖鸿、张钊等10余名教练员、技术官员、工作人员广泛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上、雪上多个项目——四川体育在冬奥会的舞台上,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实现了四川体育历史性突破。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剑

  A 圆亮相冬奥梦 四川背后不容易

  冲刺、突破、圆梦,五环旗下,四川此次共有宋祺武、邱冷、高弘博、武绍桐、黎禹汐等5名运动员入选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并在2月5日—14日共计10天的时间里,分别参加了跳台滑雪、单板滑雪、钢架雪车这三个大项的比赛。“应该说,在四川省冬季项目管理中心成立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就有5名运动员亮相冬奥会,我们是完成了既定目标的。”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冬季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段渝川说。

  其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参加冬奥竞技都是四川运动员的梦想。可是地处中国内陆,四川盆地的自然气候偏于温暖湿润,开展冰雪运动和培养本土冰雪运动人才的自然条件不具优势。2006年,四川省体育局与东北三省开展广泛合作,通过交流、联合培养等模式,取得过全运会金牌等成绩,但因为缺乏冰雪项目基地、人才基础薄弱,能代表四川参加大赛的多数选手都非四川本土运动员。

  2018年,四川省体育局开始筹建四川省冬季项目管理中心。自中心筹建组成立以来,按照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原则,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推动了四川冬季运动项目快速发展。同时,四川冰雪运动发展领导小组挂牌成立,明确提出了四川冰雪运动发展的三大目标:2020年能组团参加全国冬运会;2022年能为冬奥会输送四川人才;2024年能在全国冬运会上争金夺银。

  目标制定容易,实施起来并不容易。“针对四川冬季运动项目无教练员、无运动员、无训练场的客观实际,我们制定了短期靠联合、中期靠自建、远期要输出的备战发展思路。”段渝川说。三年来,通过“轮转冰”“跨界选材”的双管齐下,多元组建项目队伍,四川现在已经拥有了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女子冰球、单/双板滑雪、速度轮滑、冰壶6个项目9支专业队,在训运动员212名,专业教练员24名,彻底改变了四川长期以来缺乏冰雪项目基地,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四川本土运动员和项目队的历史窘境。

  在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延后的第14届全国冬运会已完赛的64个项目中,四川代表团夺得4枚金牌、12枚银牌、9枚铜牌。2020年速度轮滑全国锦标赛上,四川更是夺取了全部52枚金牌中的22枚。

  不为人知的是,除了上述5名运动员之外,四川还有曾坪(北欧两项)、阿支霖鸿(单板滑雪)、罗海明(单板滑雪)、岳桃媛(单板滑雪)等运动员常年在中国国家队参加集训,此次只是因为选拔赛成绩略逊一筹,才没有进入中国体育代表团最后的正式名单。

  “四川常年有14名运动员在各支冰雪国家队集训。”段渝川介绍说,黎禹汐、宋祺武、邱冷、武绍桐、高弘博是他们当中的幸运儿、佼佼者,他们亮相2022年北京冬奥会,创造了四川体育的历史。“短短三年多时间,我们通过跨界跨项、与高校联办这两条路,最终选派了5名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冬奥会,体现了四川冰雪运动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