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获悉,《成都市“老公园新活力”三年提升行动计划( 2020-2022 )》(以下简称《计划》)已于近期发布。《计划》提出,要在成都市现有公园开展为期三年的“景观提升、治理提升、业态提升”行动。
据《计划》,到2022年,成都将完成100个城市公园景观提升及场景营造工作,提升公园品质与服务水平;创建省重点公园6个、国家重点公园2个,提升公园管理水平;促进公园治理与社区发展治理有机融合,与周边社区联合开展文化、体育、科普、文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示范公园28个,全面推广共建共治共享做法;促进“公园+文体旅商农”融合发展,塑造30个公园特色品牌,打造90个“红点”“奇点”景观,促进全市公园经济年总体收益持续增长,基本实现公园商业场景、生活场景收益与生态场景日常维护费用之间的平衡。
拆围透绿、治理体系建设、融入新消费业态
促进公园景观、治理、业态全面提升
根据《计划》,成都市将在三年内在现有公园开展“景观提升、治理提升、业态提升”行动。
在景观方面,成都将通过拆围、透绿、增花、添彩、筑景等开放式提升改造,拓展“可进入、可参与”的绿色开敞空间,促进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无界融合。2020年,将实施人民公园、苏坡公园、塔子山公园、新华公园的拆围增景工作,共拆除围墙、绿篱2000米以上,提升改造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营造绿色开敞空间。同时,成都将对全市公园坚持能拆尽拆的原则,完成公园拆围增景工作,促进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无界融合,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市公园景观提升及场景营造工作。
在治理方面,成都将深化公园治理体系建设,开展公园管理运营机制改革试点,实现运管分离;坚持将公园改造提升纳入社区发展治理整体规划,提升公园服务功能,实现共建共治共享。2020年,成都将选聘市民园长、市民监督员参与公园治理、监督;与周边社区联合开展文化、体育、科普、文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示范公园6个;同时,启动人民公园、百花潭公园、文化公园、望江楼公园、苏坡公园、双桂公园6个市属公园管理运营机制改革试点。到2022年,成都将持续推进全市公园管理运营机制改革,构建适应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公园治理体系。
在业态方面,成都将依托公园美学载体,深挖公园文化内涵,有机植入文创、音乐、休闲等新消费业态,发展公园经济;引入“周末经济”“夜间经济”,着力打造公园生态游憩、熊猫野趣度假等新消费场景,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公园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同时,促进“公园+文体旅商农”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人民公园“鹤鸣茶社”、文化公园“蜀风雅韵”、新华公园“城市记忆”等多个公园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