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成都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亮出三大“重磅行动”:揭晓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发布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18条”,出台人才新政“2.0版”,围绕平台、人才、政策三箭齐发,全面营造城市创新生态,强化城市创新动能。
创新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中央赋予成都的城市使命。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支持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此次,成都科技创新大会“三箭齐发”,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打造面向未来的创新载体、营造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
为了这一天,成都筹谋已久。“创新提能年”本是成都明确的今年主题,科技创新大会原定为春节后“开年第一会”,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会议被迫延期。大会虽然“迟到”,但科技创新的力量在这个非同寻常的春天从未缺席。无论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光启智能防疫头盔等“成都造”,还是无人工厂、健康代码等新场景、新应用,科技创新是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也是推动城市进步的重要动力,再次得以验证。
一部城市史,就是灿烂的科技创新进步史。
千年成都,骨子里从来不缺少科技创新。从都江堰工程造就天府之国到蜀锦织机铺开丝绸之路;从天然气的使用、交子(中国最早的纸币)的发明再到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从自然科技到金融领域……敢为人先的基因沿着历史的脉络,汇入创新创造的天府文化,激励代代蜀人向前开拓。跨越龙泉山谋划东部新区、设立新经济委和社治委、建设上万公里天府绿道、布局产业功能区……无一不是创新理念结出的发展硕果。
鉴古知今,应势而行。当下,以“云大智物移”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唯有坚持创新发展,最大程度集聚全球高端要素资源,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才能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一场大会,吹响了成都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号角。
2019年,成都增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36家,总数突破4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收入突破9300亿元,同比增长11%;新经济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均居全国第三;独角兽企业实现了从0到6的突破。这些“家底”,是成都创新发展的结晶,也是继续前行的基石。
摸清家底,找准坐标,更能坚定向前。环视全球,旧金山有硅谷信息产业、波士顿有医药健康、伦敦有金融科技、东京有筑波科学城,这些各具特色优势的著名创新城市,树立了全球创新发展标杆。对标国内,南有改革特区深圳、北有北京中关村、东有上海张江,成都加快建成科技创新中心,将使科技创新版图更协调、更完整。
成都沿着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大会已经吹响号角,催人出征,催人奋发。
一个平台,承载起成都集聚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新希望。
今年4月,川渝签署相关框架协议,明确成都、重庆两地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依托其共同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西部地区在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
肩负重大的国家使命,立意高远的战略定位,让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甫一亮相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由两院院士领衔,对标国内外科学城先进经验建设的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作为科技创新中心最重要载体,总规划面积361.6平方公里。它由“一核”即成都科学城,与“四区”即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共同构成,“构筑增长极、形成动力源”,既做好内部联动,又保持成渝“两园”协同发展。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城;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城;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学城。一个集聚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大平台,将屹立在中国西部。
一套组合拳,激发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动力。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18条”以及人才新政“2.0版”,作为政策“组合拳”使出,支持高校院所建设最前沿的科研平台,为创新企业配置最优质的资源要素,为创新人才提供最优越的发展环境,为创新成果构建最高效的转化体系,为创新产业营造最友好的金融生态。目标所向,意在构建一个互利共生、高效协同、开放包容、宜居宜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护航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政让每一位勇攀高峰的科学家、创新创造的企业家、善为善成的投资人、追梦圆梦的创业者,在成都都能找到创新的激情,感受到城市的温情。
一座汇聚起万千创新力量的城市,能量惊人,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