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绿色空间,不仅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塑造优美园林景观,同时还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营造休闲游憩空间。
红星新闻记者今日(6月5日)从成都市政府官网获悉,《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9—2035年)》送审稿(简称《送审稿》)已编制完成,目前正在公示并征求公众意见。
这份送审稿多达近70页。红星新闻注意到,在规划目标中,成都对城市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等形成了量化的目标——
比如,到2025年,实现城市绿地率不低于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4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0%的目标。
到2050年,市域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保护和修复,公园城市绿地系统更加完善,环境、经济及社会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这些目标,接下来,成都“绿”还会在哪里?
家门口见“绿”
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综合公园100个
宜居,是成都的城市定位。如何宜居?首先需要“绿”。
《送审稿》明确,至2035年,成都中心城区3677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建成绿地2058.02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区规划面积的56%。其中,具备公园功能的绿地3642个,面积为1633.34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区规划面积的44%。
红星新闻注意到,成都将这些绿地主要分成了四类: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
其中,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内规划建设综合公园100个,总面积5281平方公里。
在老城片区,即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高新南区大源组团,成都将对塔子山公园、新华公园、凤凰山公园等公园进行提档升级,促进公园景观、治理、业态全面提升,使“老公园”焕发“新活力”。
此外,成都还将重点建设交子公园、新川之心、大源中央公园、绿轴公园、北湖公园、海滨公园、新金牛公园、新桥公园等公园绿地;天府新区直管区重点建设天府公园、南湖公园等公园绿地。
其他片区重点建设空港中央公园、驿马河公园、东风渠公园、东安湖公园、洛带溪公园、凤凰湖生态湿地公园、大时代1956公园、泥巴沱森林公园、温江公园、光华公园、空港中央公园、怡心湖公园、磨底河带状公园(创智公园)等公园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