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66个产业功能区融资需求

  为了实现年均15家企业上市的目标,《意见》要求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为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服务,根据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的融资需求,持续优化上市公司后备库。

  这些产业功能区汇聚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新经济企业,这些企业正处于爬坡上坎阶段,需要资本的支持。对此,成都市将围绕“5 + 5 + 1”产业体系设立产业基金,鼓励成立功能区主导产业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重点投向产业功能区;搭建科创板拟上市企业资源库,出台成都市企业科创板上市扶持政策,破解产业功能区内相关科创企业融资需求。

  成都还将深入实施“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到2022年底,成都市上市公司数量将比2018年底增加1倍。其中,新增上市公司中属于“5+5+1”重点产业领域的企业占比超70%,直接融资占比超65%,社会融资结构显著优化。全市重点辅导企业超过200家,重点行业的拟上市后备企业超过3500家。各类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达到1.8万亿。

  支持市属国有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混合所有制企业上市。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展,增强政府产业基金引导带动效应,发挥社会资本对企业上市的支持、推进作用。实现全市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超过500家,管理规模超过3000亿。力争全市直接融资规模突破6000亿,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比重50%左右。

  成都上市企业市值总额已超万亿

  企业上市不是终极目标,接下来还需借力资本市场,做强做优做大主营业务,以优良的业绩回报股东。

  《意见》提出,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及发行优先股、可转债、REITs(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创新融资产品。巩固扩大交子金融“5+2”平台,深入实施“蓉易贷”普惠信贷工程,完善上市公司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片区发挥制度创新优势,运用各类金融工具为上市公司跨境融资、境外融资提供便利。

  《意见》要求,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防范处置上市公司风险,探索建立中介机构执业档案机制和声誉约束机制,推进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设等内容。

  《意见》同时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全市力争培育1至2家市值3000亿以上、3至5家市值1000亿以上、5至10家市值500亿元至1000亿、10至20家市值100亿至500亿的重点产业上市龙头企业。

  据统计,截至2020年末,成都上市企业市值总额为11105.5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782.76亿元增加3322.81亿元,同比增长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