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和示范区,要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努力建设碳中和“先锋城市”。

  ■既要主动找、认真改,更要查源头、治根本,始终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深入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噪声油烟污染、清洁能源替代、工地现场管理、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移动污染源等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治理“六大行动”。

  ■抢抓机遇大力培育碳中和产业生态圈,在新赛道上找准突破点,构建创新中心、孵化空间、产业功能区、应用场景一体化的工作体系。

  4月28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率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导,研究部署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他强调,目前,省级环保督察正在有序有力开展。这是成都全面检视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重要机遇,也是集中查找整改环境突出问题的重大契机。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和示范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借力借势、标本兼治,深入实施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努力建设碳中和“先锋城市”,全面提高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楼始建于1985年,通过实施绿色改造,提升了功能品质,降低了碳排放。范锐平一行来到这里,详细了解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他指出,推广绿色建筑,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要大力推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和绿色建筑推广应用,探索制定公园城市绿色建筑标准,为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夯实基础。要聚焦行业细分领域,深化与先进机构、优秀企业合作,加快形成绿色建筑产业生态圈。

  接着,范锐平一行又来到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清洁能源替代方案,关切询问碳达峰、碳中和解决路径,勉励企业聚焦城市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加快自主科研攻关,开发更多新产品、新服务。范锐平指出,有关部门要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引导高耗能企业加快清洁能源替代,推动更多企业使用绿色能源生产绿色产品,促进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速形成。

  随后,范锐平一行来到锦江区第九再生水厂,听取了溢流污水整改及全市水生态治理情况汇报。范锐平指出,要以动真碰硬的态度,一鼓作气的作风,推动移交问题彻底整改到位,不留盲区、不留后患。要学习借鉴江苏太湖治理先进经验,巩固推广锦江水生态治理“治污、筑景、成势”经验,创新区域供排净治一体化机制,形成水生态治理、保护、修复有机统一新格局。

  当日下午,范锐平一行又来到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数智环境”系统实时大数据,深入分析成都环境污染源头成因,先后听取了市生态环境局、市信访局、市城管委、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噪音污染、油烟污染等专项整治、建筑业节能减排等情况汇报以及成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总体思路。

  听取大家发言后,范锐平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既要主动找、认真改,更要查源头、治根本,始终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噪声油烟污染、清洁能源替代、工地现场管理、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移动污染源等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治理“六大行动”,推动形成边督边改、积极作为、主动整改的良好局面。

  范锐平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抓紧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全力打造碳中和“先锋城市”,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努力在探索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要先行先试办好一批试验区,既凸显碳排放与碳吸收动态平衡的“生态属性”,更凸显碳减排价值开发利用、碳资源最优配置和碳资产持续收益的“经济属性”。要分阶段、有步骤开展零碳产业功能区、零碳社区等示范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碳中和绿色生态试验区,推动天府绿道、川西林盘等重大生态环境工程的碳汇向资产转化。要加快构建支撑零碳经济发展的新基建体系,打造碳中和城市场景试验区,前瞻布局数字化工业互联网、通讯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打造零碳发展的新城示范样本。

  范锐平强调,要抢抓机遇大力培育碳中和产业生态圈。要以碳中和技术创新应用为核心,创建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和场景体系,形成碳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碳资产的持续收益。要以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为契机,加快聚集碳中和领域战略性、前沿性、稀缺性科创资源,整合科研力量,加快建设碳中和天府实验室。要前瞻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打造碳中和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要创新打造一批应用场景和碳汇场景,为碳中和技术创新应用提供全周期、全过程的市场机会,推动生产、消费过程低碳化转型。

  范锐平强调,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率先实现碳达峰,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主动担当、大胆实践,在新赛道上找准突破点,构建创新中心、孵化空间、产业功能区、应用场景一体化的工作体系。要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以绿色发展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结构优化促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要探索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要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聚焦能源节约、循环利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鼓励“揭榜挂帅”,发布机会清单。要鼓励公共交通出行,完善碳惠天府机制,推动形成简约适度、集约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加快构建智慧化网络环境监管体系,探索构建市场化导向多元治理投入机制,加快建立减污降碳的统计监测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要创新构建智慧治理体系,加强源头管理,深化末端治理,坚持全域联调,确保科学精准。

  市领导谢瑞武、苟正礼、刘玉泉、刘旭光、曹俊杰,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历章参加。(记者 张家华 缪梦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