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态分析发现,与同属物种相比,吐鲁番花条蛇鉴别特征为:
1、身体中部背鳞17行;
2、肛鳞分开,尾下鳞成对;
3、9枚上唇鳞,第4−6枚插入眶下鳞;
4、头部近似三角形,身体微扁;
5、腹鳞209枚(含1枚前腹鳞);
6、背部5条纵纹,中间3条起于顶鳞后延伸到尾末,外侧2条起于鼻孔后直达尾末;
7、颞鳞2+2;
8、鼻鳞分开,鼻孔位于2枚鼻鳞之间,前鼻鳞与第2枚上唇鳞相接。

新种的学名为Psammophis turpanensis,其种名turpanensis源自于模式产地艾丁湖,位于吐鲁番盆地。“吐鲁番”在维语里是“低地”的意思,以艾丁湖为中心向下凹陷,最低处海拔−154.31米,成为了“世界内陆最低点”,仅次于死海(−413米),又有 “世界第二低地”的美誉。
新种英文名称为“Turpan sand snake”,中文名称为“吐鲁番花条蛇”。吐鲁番盆地在面积如此小的地区集中了多种特有物种,包括吐鲁番沙虎、吐鲁番麻蜥、大墩细趾虎等,是干旱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我们理应加强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及栖息地的保护,从而保护这些珍贵而独特的生物资源。
该报道相关研究成果以“A new species of Psammophis (Serpentes: Psammophiidae) from the Turpan Basin in northwest China”为题发表在在国际著名分类学期刊Zootaxa上。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陈敏莉硕士研究生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郭宪光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丝路环境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分类学青年学者专项基金等项目资助。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