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善高温天气下核酸采样点条件,成都龙泉驿区西河镇公立卫生院把房车改造成了“移动采样车”。

  成都龙泉驿区西河镇公立卫生院把房车改为“移动采样车”。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宣传部供图

  医务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顶着烈日在户外临时采样点为群众提供核酸采样。尽管医院加派医务人员,大家交替上阵,但每次脱下防护服,汗水还是浸湿了所有衣衫,头发都能拧出水。

  核酸采样点的艰苦条件,爱心人士杨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联系到医院,表示愿意将自己的房车赞助给医院使用。

  成都龙泉驿区西河镇公立卫生院把房车改为“移动采样车”。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宣传部供图

  7月30日,杨冀将房车开到成都龙泉驿区西河镇公立卫生院,刘红军院长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到采样点,迅速将车辆改造成了“移动采样车”,并在采样车外搭建帐篷和冷风机,解决群众防暑等问题。

  最近,成都流行一句话:要立功,就立“捍码功劳”。

  这是形容在这一波疫情防控中,成都所有防疫工作人员、市民都拼尽全力,捍卫城市“绿码”!

  成都锦江区牛市口街道锦东社区临时核酸采样点。受访者供图

  “喂,儿子,看得到我不?妈妈还在上班哦。”

  “你好久回来?”

  “我还不晓得好久回来……”

  得知妈妈回来晚,宋毅的儿子宇宇不是很高兴。好不容易,爸妈答应带他暑假到贵州旅行,听闻成都有疫情,妈妈就连夜开车返回。儿子虽然不高兴,可作为社区工作人员的宋毅很坚定,“我得回来,得和大家一起把工作做好。”

  7月30日,成都市锦江区牛市口街道锦东社区党委副书记宋毅和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在锦东社区的某临时核酸采样点,工作了整整一天。

  锦东社区位于牛市口街道闹市区,社区院落多,居民数量大,采样任务艰巨。宋毅说,白天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老人和小孩们的核酸采样,而大多数年轻人下班都很晚,他们需要一直在这里等待他们回家,完成了该点位的全部采样工作后才能下班。

  虽然锦江区本次没有发现确诊和疑似病例,也无中高风险地区,但该区把摸排、防疫工作做到了前面。各个临时核酸采样点,卫生防疫人员、公安民警、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们都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让群众安全感十足。

  守好城市“大门” 坚持“防疫、生产”两手抓

  8月3日,一列满载着冰箱、液晶电视组件等家用电器产品的专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内缓缓驶出,一路向西,直奔千里之外的波兰马拉舍维奇。

  这是四川长虹集团在今年开行的第4趟专列。疫情当下,成都国际铁路港严格抓好疫情防控,并实现国际班列、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内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的“压舱石”。上半年,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近3000列,智能家电、电子产品等逐渐成为主要货源,占出口总量68.35%。

  成都国际铁路港。白桂斌摄

  “目前国际疫情尚未稳定,国际贸易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经过前期测试,成都中欧班列在国际供应链方面的稳定作用给了我们很强的信心,下半年公司将保持每月1-2列的稳定发运。”长虹民生物流国际货代公司总经理宋山说,信心得益于成都国际铁路港全力以赴抗疫情、稳生产的一系列有效措施。

  亮眼的业务数据背后,是成都国际铁路港打好“防疫+生产”组合拳。

  据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琨介绍,今年以来,基于疫情的反复,全球海运市场受限、港口拥堵,国内出口产品运输受限严重。基于此,成都国际铁路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重点抓口岸效率提升和通道的稳定。他说:“一方面,在铁路口岸实施预约提箱,提高查验效率,减少货物在口岸的停留,确保口岸畅通;另一方面,在通道的稳定上,既加强与中铁相关单位的协调,提供稳定的运力保障,也针对全国一箱难求的状况,提升自有集装箱的周转效率,加大市场箱的调集,强化集装箱箱源保障。此外,还基于产业贸易的需求,重点开发新的线路。”

  成都机场防疫工作人员。青健摄

  作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区域航空枢纽,成都面临的国内外疫情防控压力可想而知。为守好城市“大门”,2020年2月28号,由成都市卫健委牵头成立机场工作组,展开了迄今为止已长达500多天的入境管控工作,将入境人员疫情防控和管理服务形成了一套全流程闭环式管控机制。

  从境外人员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那一刻开始,由成都市卫健委牵头组成的机场工作组就进入了高效忙碌的工作状态。入境人员一旦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机场专班将立即用120急救车将其送到指定医疗机构做进一步诊断。暂未发现异常的入境人员,则由专用通道离开机场并在指定隔离酒店接受14天的隔离观察。整个闭环流程的管理,筑牢了成都的“疫情防线”。

  据成都市卫健委副主任黄友静介绍,这样高效的入境人员闭环管控中,有26个环节在有机整合,“在机场工作组里有30多个部门,铲除了层级壁垒。就是说省、市、区三级,只要机场工作组的指令一下达,我们就可以直接执行,不需要各自再向上级再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