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迪 四川在线记者 蒋君芳

  “在营商‘茬话汇’活动上,您提到企业受疫情影响资金短缺的问题,现在解决了吗?”“解决了,区上协调了产业基金和我们对接……”近日,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监督专班,来到成都海天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实地回访,通过闭环监督护航惠企政策落地。

成都高新区营商“茬话汇”活动现场。(杨小靖 摄)成都高新区营商“茬话汇”活动现场。(杨小靖 摄)

  “营商‘茬话汇’活动是高新区积极搭建搭政企交流平台的一次全新尝试。借助这个平台,企业可以与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面交流,说出他们(企业)的委屈,他们的诉求,他们的建议。”成都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一次营商“茬话汇”活动上,相关企业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位于成都南二环永丰立交桥西高朋大道旁“航利中心”项目,已于2014年4月交付使用。但从2019年1月起,该项目底层生活配套企业因土地性质及环保(烟道、隔油池)问题,无法新办工商营业执照和食品许可证,也无法新引进餐饮等企业,对员工生活造成不便。

四川天府新区政商廉盟成立仪式。(沈巍 摄)四川天府新区政商廉盟成立仪式。(沈巍 摄)

  “对企业反映强烈的跨领域、跨部门、长期未解决的诉求,由纪委牵头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查明是否存在推诿扯皮、久拖不办的情况,积极回应企业诉求。”成都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区纪工委监察工委通过现场调查和深入了解情况后发现,正是因为跨部门职能交叉、政策衔接不到位,使得企业反映的这一问题耗时费力却难以解决。为此,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先后4次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召开营商环境甄审会,邀请律师、政策咨询人员等专业力量参与研讨,专题研究问题根源,共商解决方案。

  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推动下,多部门强化协作配合,日前“航利中心”底商已经按需完成工商营业执照和食品许可证更换,部分品牌餐饮已相继开张营业。

  四川在线记者了解到,这只是成都纪委多向监督发力,护航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成都累计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63件81人,通报曝光16件22人,推动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与办事环境息息相关。为督促解决痛点、堵点、难点,我们制定《围绕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加强经济领域精准监督工作方案》,深入查纠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甚至敷衍塞责、消极应付等问题。聚焦融资难融资贵、政府拖欠企业项目资金、新官不理旧账、惠企政策措施‘空转’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成都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陈洪介绍。

  以此为指导,成都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大力探索实践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通过建设数字化监督平台、打造政商联盟、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设立联企“前哨站”、搭建纪企沟通“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推动相关主责单位进一步加强惠企政策的研究制定和落细落实,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走出具有成都特色的专项监督之路。

  目前,成都市纪委监委已先后制定出台《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问责办法》等措施办法,提出30条规范政商交往务实举措,列出10条正面清单,明确8条负面清单,厘清政商交往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