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三:智慧科技助力全民健身

  《实施计划》通过搭载“互联网+”智慧绿道体育系统、打造“运动场即摄影棚”的示范性智慧场馆、建设“室外智能健身房”、优化运动成都·体育生活地图、推行“互联网+体质健康全城约”模式、完善“成都市体育锻炼适宜指数”发布机制、开发“运动银行”模块,为市民提供更加智慧、便捷、舒适、新颖的健身体验。

  亮点四:多层级全民健身活动体系

  全民健身,活动先行。《实施计划》强调做响“运动成都”全民健身品牌,完善“天府绿道健康行”“社区运动节”等固化品牌活动办赛机制,创新实施“乡村运动节”“楼宇运动季”“蓉漂体育节”等各级各类赛事,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重视幼儿运动开发,实施“蓉城市民冰雪运动推广计划”,以“名赛”带动“民赛”,引领市民由观赛人群转变为参赛人群,为成都市民构建“天天有比赛,处处可参赛”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

  亮点五:构建体卫融合工作机制

  推动体卫融合,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进一步加大“社区运动健康师”培训力度,建立科学健身指导标准化服务流程。同时,提出要在成都打造市、区(市)县两级“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站点)”。

  亮点六:深化体教融合工作体系

  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形成面向所有在校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相互衔接、重点项目全覆盖的分层分类青少年体育赛事供给体系。到2025年,成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达到57.5%。

  亮点七:构建“新供给+新场景+新生态”的体育消费业态

  《实施计划》强调,要扩大体育消费新供给、营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构建体育消费新生态,加快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通过塑造全民运动健康生活新风尚促进休闲运动产业发展,带动成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

  亮点八:扩容都市健身圈

  《实施计划》提出,要推进成德眉资体育同城化、成渝体育协同发展、扩大国内外体育交流合作。此举将为成都市民带来更丰富的赛事和公共运动资源,便于市民异地运动打卡,也有利于充分发挥体育助力“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红星新闻记者 李博 裴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