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金牛宾馆开幕。施小琳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牢记嘱托 踔厉奋发 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报告。
报告中提出,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推行“双招双引”模式,培养和引进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实施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锻造工程,壮大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加快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多层次人才体系。
在代表们的讨论中,如何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成为热议的话题。
企业设备愈发高端化,人才的“门槛”被抬高
“制造业一旦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些低水平的设备会逐渐被淘汰,高端装备普及面在扩大,这就需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去操作这些先进设备,然后去提升企业的生产效能,而现实中,成都本地技能人才队伍结构还应该优化,下一步要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庞大的人才储备。”长期处在制造业一线的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精密制造事业部工具板杆车间主任陈晓玫的一个直观看法是,员工的设备操作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生产水平。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 陈晓玫
“产业建圈强链,需要一个更优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在此过程中,人才是根本支撑。”陈晓玫提到,目前企业招工并不难,然而,制造业的一个普遍趋势是,招引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难度正在增大,“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产业迈向高质量,对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招聘条件不断加码,整个行业需要一支更优秀的技能人才队伍。”
“比如,随着制造业高端化进程提速,很多制造领域企业为了确保在行业中保持较高的生产力且继续占据市场份额,会大量启用更高端的装备,虽然制造业的一个方向是智能化,但并不意味着未来的设备操作会实现‘一键解决’所有问题。实际上,高端装备的投用会匹配更加复杂的操作系统,尤其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设备背后的系统维护、工业互联网运维、大数据分析、数字建模等工作流程对员工的操作技术、知识背景、突发情况处置能力均提出更高要求,过去简单的机械操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陈晓玫以她所在的企业为例,企业目前拥有1000余名员工,技能人才占比达60%左右,“实际上,人才队伍结构还会持续优化,一个明显的举措是,会在学历条件上设置更高的门槛。”
随着“门槛”提升,对现有技能人才培育带来新的挑战。“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特质愈发明显,需要高精尖的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很关键,然而,真正将校企合作做好,也并非易事,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鸿沟还需要填补。”陈晓玫说。
发挥行业协会的平台力量,让校企精准匹配
在制造业领域,校企合作模式并不鲜见,“我们遇到的情况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并不能在车间马上上手,企业处在产业一线,对人才需求的研判往往比学校更灵敏,虽然校企合作模式早已流行,但往往是某一家企业与某一家或某些学校进行人才供需匹配,而企业往往存在自己的‘私心’,它倾向关注自己企业的人才需求,没法从整个产业的层面去推动技能人才实现精准供需。”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二所党支部委员、副总师陈杰认为,传统技能人才队伍的校企合作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 陈杰
如何进一步做优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尤其是企业与特色高职院校间的合作,以此培育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在陈杰看来,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的力量联动更多高职院校和企业,在此基础上组建专家库,通过前期走访调研,梳理出成都制造业企业人才需求面临的一些痛点,然后和相关高职院校进行沟通,在课程设置、校外实践、素质提升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契合市场需求的成长路径。
“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机构,这一机构属性促使其站在一个行业视角去做出相对公允的判断,在此过程中,通过专家库的设立,让更多专业人士参与进行,一起为技能人才的供需难题‘对症下药’。” 陈杰表示,普通技能人才的培养,一般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一名高素质技能人才往往需要3-5年的培养周期,人才引进之后,其薪酬匹配和成长空间也要做出妥当的安排,避免造成人才流失。
“实际上,目前制造行业已经呈现高端化、智能化趋势,而绿色化程度还有待提升,员工难免会遇上一些又苦又累的活,非常辛苦,在薪酬匹配上,一个衡量标准就是,企业要允许优秀技能人才的薪酬水平超越一般行政管理人才,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技能人才的风气。”陈晓玫说。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