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西部地区超大城市,成都“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色明显、新城区与老城区的发展错落。如何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是对城市的考验。截至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为2119.2万人,较10年前增加超600万人,机动车保有量超过630万辆,轨道交通里程超550公里,燃气管线3.46万公里,加油加气站937座,在建工地3320个,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超1.15万栋,电梯超18万部……城市规模持续增长,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市民需求更趋多元,对成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孕育无限广阔的城市发展商机。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为成都锚定“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的定位。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中,成都细化了路径和举措,推动城市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率先探索符合超大特大城市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治理路径。

  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余澳看来,成都提出加快打造智慧蓉城、建设安全韧性城市、高水平建设“平安成都”、创新城市内涵式发展方式等重点任务,找准了抓手,不仅推动了超大城市的智慧、科学治理,也将进一步擦亮城市的幸福宜居名片,增强城市吸引力。

  城市的基座和大脑

  “安全韧性是城市的基座,智慧蓉城是城市的大脑,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要创新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全面提升安全韧性水平和抵御冲击能力。”余澳注意到,在数字经济时代,使用数字技术这一城市现代化的关键有助于实现超大城市的数字治理。

  智慧城市就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资源与数字技术对城市进行重塑和再造,形成更加优化,更加透明,更加高效治理形态。

  当前,成都正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聚焦城市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事项,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公共管理能力,推动实现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

▲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的兴隆湖畔▲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的兴隆湖畔

  “构建‘城市数据大脑’推动城市运行从事后统计向事前预测、从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转变,从而增强城市整体运行管理、决策辅助、应急处置能力。”余澳认为,在数据集成的同时,也需要构建更多的智慧生活场景,让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康养等场景给市民生活带来更多获得感。

  安全韧性是城市的基础,能够使城市肌体更强壮。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涉及行政、经济、社会、民生等各方面,对于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撬动性作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在“韧性城市”中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将更好提升市场主体信心、引导社会各界预期推动城市建设发展持续提能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