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7大任务具体内容
让蓝图成为现实
《规划》还明确了每项重点任务的内容。
加快构筑组团式网络化空间格局。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以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遵循,协调布局生态空间、城镇空间、产业空间和城乡融合发展空间,解决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问题,加快构筑与人口经济承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空间格局。
着力构建“临空+制造”现代化产业体系。顺应产业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趋势,按照产业“建圈强链”思路,充分发挥临空枢纽优势和制造业承载空间优势,以临空经济为特质、以先进制造业为根基,聚力发展临空核心产业,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临空延伸产业,构建特色鲜明、梯次发展、协同布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承载区。以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创建国家医学中心,高标准打造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中国电信创新转化中心、西部金融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效赋能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新兴产业高端发展,努力探索公园城市“低碳产业”发展路径。
加快建设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把握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重大机遇,围绕更好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流通,突出枢纽牵引、平台赋能、协同开放,加快建设天府国际航空港和简州新城铁路港“双港枢纽”,深度参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努力打造成渝乃至西部地区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平台。
积极创建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验区。发挥省级新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开展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实现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宜居新城。贯彻落实国家、四川省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和成都市“四个结构调整”工作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加大民生改善力度,构建功能完善、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全面推进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成都探索超大城市转型发展和现代化治理新路径的要求,前瞻性思考智慧城市建设,全局性谋划城乡精细化管理路径,压实安全韧性城市建设责任,凝聚各方力量,不断提升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