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也晴 四川在线记者 王眉灵

  “陪骑”服务火了!近日来,“成都天府绿道现陪骑服务”登上新浪微博热搜,引发热议。

  陪骑,是由专人提供服务,协助骑行爱好者在绿道骑行,一般以“一圈”(绿道全程近100公里)为一个服务单位,并同时提供“全程后勤”“视频跟拍”“帮忙推车”等服务项目。

环城生态公园全环图。图片来源:天府绿道官方网站环城生态公园全环图。图片来源:天府绿道官方网站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这项服务在网络上的呼声高,但线下实际交易量却寥寥无几。“陪骑”服务是真火还是“虚火”?它的走热,对体育产业相关从业者带来哪些思考?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现象:“陪骑”服务网上火,线下实际交易少

  有着17年骑龄的成都人石头(化名),是“推行”绿道陪骑服务的人之一。随着“陪骑”服务的出圈,他两个月前在闲鱼上发布的“广告”也火了,“每天都有好几个人来问。”

  石头的“广告”文案提到,提供陪骑服务500元一次,涵盖了维修、后勤、接送、跟拍、助推和租车等六大项目,“这是新手小白的‘必备神器’”。

  但大部分人止步于咨询。自“广告”发布以来,真正成交的仅有一单。

石头陪骑的“后勤车”。受访者供图石头陪骑的“后勤车”。受访者供图

  记者查询发现,“大众点评”“美团”等服务类软件中并没有商家明确提供“陪骑”服务,而该服务更多的是以“个人兼职”的形式出现在“小红书”“闲鱼”等平台。

  随后,记者使用“绿道绕城陪骑”“天府绿道陪骑”等关键词在“闲鱼”检索后发现,该服务价格不一,最高有800元,定价为一小时20元左右的商家也不少。据了解,经验较丰富的骑手完成一圈约3—5小时,石头表示,他带朋友完成一整套服务约10小时。

  在咨询成交量时,几位定价较低的卖家表示“只是跟风发着玩”,并未真正接单,前来咨询的基本都是交流骑行经验。

  骑友海林(化名)发布了免费陪骑的“广告”,他说不希望骑行过于商业化,但目前为止点击“想要”的也只有两人。

  析因:消费理念未树立,安全隐患让人却步

  火上热搜的陪骑服务,为何观望者众,购买者少?

  “骑车,我自己就会啊,花钱找陪骑没必要吧!”面对记者的提问,天府绿道很多骑行市民这样说。

  在国家一级自行车裁判黄诗琪看来,贴近生活是骑行的优势,但“骑行是一种专业锻炼方式”的理念并未普及,消费者普遍认为“有车就能骑”“自己会骑不用教”,陪骑这项服务对他们而言并非是“必需品”。

  除了理念,还有安全的考量。

  记者私信在小红书、闲鱼上询问陪骑服务的潜在“买家”,不少人坦言,自己选择陪骑服务,价格只是一个参考因素,卖家有没有资质更为重要,曾有过骑行运动职业经历或比赛获奖的,会更受青睐。

  有这种心态并非个例。数据显示,随着户外露营的走红,今年7月支付宝“露营险”的搜索量相比4月就增长了94%。换言之,消费者在进行存在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时,安全意识并不低,因此没有资质的卖家也会让买家“望而却步”。

  事实上,提供骑行服务的“卖家”,也把“保障人身安全”放在了首位考量。石头坦言,自己接单前也会有顾虑——前段时间他就婉拒了一个陪六旬老人骑行的订单。“骑行的‘低门槛’并不等同于‘零门槛’。”长期经营着老车迷俱乐部的黄诗琪表示,自己也会根据经验来判断是否要“劝退”一些想骑100公里,但实则不常锻炼的客人。

  还有一个原因是,完备的智能配套设施正在取代部分“人工服务”。

  打开天府绿道的小程序,在“骑行专区”下,约骑社群、租车信息以及道路救援等服务一目了然,而这些配套设施已经涵盖陪骑服务中包含的部分内容。

  “现在去绿道骑行,甚至可以啥也不带。”石头表示,自己提供陪骑服务的初衷就是因为感觉绿道上的设备不完善,但现在自动贩卖机随处可见,“陪骑的市场可能就会逐渐消失。”

  探讨:“陪骑”等“陪伴经济”如何才能“火”?

  “陪骑”服务会如流星一样,很快消失么?黄诗琪有不同的观点。

  “陪骑不是一个新概念,它和其他运动的私教是一回事,只是运动场景变成了骑行而已。”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专业毕业的黄诗琪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体育经理人。在她看来,“一对一”的专业陪骑服务不仅能对消费者起到引导作用,还可以提供“情绪价值”。“就像是很多人对‘陪诊’有需求一样,陪骑也是一个道理,一定有客户需要更专业的人来帮忙照应。”

  一个现象是,“骑行”群体越来越大。骑行能满足人们周边游、短途游的需求。马蜂窝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平台上关于骑行的数据已经增长108%,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骑行到周边打卡游玩。

  面对潜力巨大的“骑行”市场,“陪骑”服务如何破局?

  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清杰教授认为,“陪骑”服务的诞生,是“陪伴经济”的一种。“从市场经济的本质来讲,如果把陪伴作为人的一种需求,不管是因为孤独,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来帮助,只要有需求在,理论上就会产生相应的供给,市场就会出现。”这也是近年来,“陪练”“陪诊”等“陪伴经济”兴起的原因。

  在他看来,“陪骑”服务现阶段的“遇冷”,是因为它本就是比较小众化的服务,“随着发展和需求量增多,市场肯定会慢慢扩大。”

  周清杰表示,服务业和工业不同,不必一味追求大规模,反倒是“小而美”的形式更受欢迎,他看好“陪骑”服务的未来市场,但要“热”起来,还需一定的市场培育时间。

  他说,当下的“陪骑”属于民间分散化的需求,需要有市场相关主体去发现机会,并通过自己的技能、诚信和优质服务去吸引消费者。“这是市场自发的一个交易行为,让主体自我发展、自我协调、自我解决。真正形成规模后,政府层面更为完备的监管措施也应该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