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婷

  4月17日中午,记者路过华兴正街的锦江剧场发现,位于剧场西侧的悦来茶馆已堆满土石和杂物,一旁橙色的挖掘机正在施工,依稀能在废墟上分辨出原悦来茶馆的八字青瓦屋顶。“疫期剧场一直关闭,悦来茶馆目前正在重新打造。”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说道。

  记者随后向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院长雷音求证此事并得到了证实。“悦来茶馆在3月23日已开始拆除重建工作,随后锦江剧场、成都川剧艺术博物馆也将进行改扩建,预计2022年底完工,它们将组成焕然一新的,并拥有“双剧场”的成都川剧艺术中心。”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效果图

  “悦来,近者悦,远者来”。悦来茶馆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二百年前的清代,最早这有梨园祖师李隆基的庙宇,近代川剧史上最重要的演出团体“三庆会”曾在此萌芽,解放后悦来茶馆多次重新培建、改道开门。几乎每一代著名的川剧艺术家、不少戏曲界梅花奖获得者、民间戏曲艺人都曾在此演出。被西南票友们亲切地称为“戏窝子”“根据地”“文化地标”。

  建筑师说设计:中国红外观+“双剧场”

  打造浓烈时髦“有戏有茶”夜明珠

  雷音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包括悦来茶馆在内的川剧演出场地设施已较为陈旧、功能也比较单一、场地相对狭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川剧表演的效果和川剧艺术发展。因此在今年启动“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本次项目的设计方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中建西南院”),该公司也曾设计“四川大剧院”。

  “设计总原则是最大限度保留川剧原有文化和建筑特色,但以更时髦、年轻的方式打开川剧。”中建西南院建筑设计师周骁,是该项目设计团队的负责人之一。她透露,新修建的悦来茶馆将从锦江剧场原来的西侧搬往东侧,同时整个成都川剧艺术中心最大焦点是单独增修一个“小剧场”与悦来茶馆共同位于艺术中心东西两侧。小剧场预计约共有360个座位,和大剧场锦江剧场形成差别化定位。此外,在成都艺术中心升级以后,川剧的演出不再局限于厅堂之内。室内、室外、挑台、广场,一同成为一座面向城市的戏台。夜晚华灯初上时,这里将成为一颗璀璨的夜明珠,说不定老百姓和游客还能跟着川剧进行“快闪”,跳个川剧“坝坝舞”,整个艺术中心建筑总面积为20500平方米。

  外观上,扩建的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兼具官式建筑的端正与川西民居特色,整体外观采用浓烈的中国大红色,与川剧火热的艺术风格契合。建筑屋顶起翘的飞檐式,灵感源自于川剧服饰中的翘盔帽、翘坎肩,彰显成都韵味。“穿过春熙路的喧嚣、越过太古里的时髦,阅尽一个世纪沧桑的川剧艺术与悦来茶楼,将以时尚的姿态重回成都的舞台。”

  戏剧人追忆“悦来”:

  蓝光临、晓艇曾在此演出,“李伯清”评书在此起步

  悦来茶馆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茶馆各厅由有关专家制作楹联、匾对及川剧曲牌命名,保持着古朴的庭院式风格,建有仿古式万年舞台,每周定期演出川剧精品折子戏,由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优秀的老、中、青演员以及梅花奖获得者等轮流演出,如川剧名家演出的川剧精品折子戏《尘埃落定》《黎明十二桥》《杀狗惊妻》《铡侄》等。

  “我十多岁初来成都就到了这,那时候观众边喝茶边看戏好不热闹,圈子里的川剧人非常向往这里,承载了大家不少回忆。”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陈巧茹说道,后来她登上悦来茶馆表演,也带着一批批川剧人在此演出,“在茶馆表演离现场观众更近,也督促自己每一个细节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陈巧茹陈巧茹

  在如今广为流传的悦来茶馆老照片里,有一张记录了茶馆的黑板上,写着已故的川剧名角蓝光临的川剧活动节目单。“只是一个非常亲切、非常接地气的地方。”蓝光临弟子、国家一级演员肖德美回忆,他在这里看了不少师傅的演出,如今他自己也带着王裕仁、王子豪等“95后”川剧人在此演出。当他置身于悦来茶馆台下的观众席中,和周围观众一起感受孩子们的表演,看到不少老戏迷对演出的欢呼、鼓掌和称赞,觉得非常欣慰。“想到以后艺术中心的规划和设计这么好,老茶馆改造的遗憾也就减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