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知名企业家由于在疫情期间未捐款,遭受网友抨击,不少网友认为其做法与其他企业家相比,显得有些太“冷漠无情”了。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事件曾多次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民营企业在重大社会事件面前展现的“社会责任”也格外引人瞩目。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李正国针对此类现象,建议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舆论环境,适度把握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且厘清自媒体“正常监督”与“恶意抹黑”的界限,建立专门机构,联手网络治理部门,专门对接民营企业“舆情”维权。
“网络逼捐”现象
过分要求适得其反
“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构建法治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舆论环境也至关重要。”李正国表示,疫情发生初期,不少企业纷纷捐款、捐物,但在此期间,部分企业选择其他方式提供便利服务时,却受到网友质疑。
李正国表示,对于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要坚持适度,保持克制,既要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民营企业自觉承担与其实力相匹配的社会责任,对于单靠民营企业解决不了的复杂社会问题,不应对其予以苛责,而需要政府、企业、全社会携手共同努力。
“此类事件,其实只是当前现状的一个‘缩影’。”李正国说,从网络世界“网络逼捐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现象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如果长期被大众“道德绑架”,被要求承担过分偏离其使命的社会义务,势必适得其反,成为发展桎梏。
此外,在李正国的建议中,还列举了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舆论“困境”,其中包括民营企业的发展缺乏正向舆论宣传和引导、面临舆论危机时维权难度大等问题。
建议建立专门机制
对接民营企业“舆情”维权
如何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舆论环境?李正国认为,可从营造自由、平等的营商环境,形成尊重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良好风气两个层面进行。即在社会层面,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解“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合作、重信守诺、亲商清商、尊商护商的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形成鼓励创新、勤劳致富、合法经营、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此外,李正国建议,厘清自媒体“正常监督”与“恶意抹黑”界限,坚决杜绝道德绑架、道德指控等。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商协调沟通机制,加快制订和完善政商交往正负面两张清单,健全企业诉求的受理、处理、督办、反馈制度。并建立“舆情”维权机制,联手网络治理部门,对民营企业反馈的“舆情”事件迅速处理。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邓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