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栽种的丝瓜开出了新花朵居民栽种的丝瓜开出了新花朵

  摘菜、拔草、浇水、松土……这些以往只有在乡坝头才会做的农活,现在却成了成都双楠社区双楠一区居民何淑清打发时间的最佳方式。而这片让何淑清忙碌的“空中菜园”,是由小区内非机动车车棚顶改造而来。

  小区内像何淑清这样的“种菜一族”不少。这片菜园,带给小区居民的生活怎样的改变?据双楠社区主任陈秀云介绍,“空中菜园”是双楠社区治理老旧院落的新探索。她算了三笔“账”,细数空中菜园给这个20多年的老小区带来的改变。

  ▼ 环保账

  绿化增多,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据了解,双楠一区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已经有20多年历史,小区内居民均为城市化进程中农转非回迁居民。这个已经超过20年的老旧小区,原本绿化率便不高,一到夏天,不仅车棚里边热,整个小区由于缺少绿化,没有植被的小区中间,简直变成了一个小火炉。

  “改造前车棚顶上也有人种菜,但由于使用的肥料问题,而且缺乏统一规划,车棚顶上又乱又脏,天气热的时候,还有一股臭味。”居民邓学枝告诉记者,不仅仅种菜,甚至还有人在车棚顶上养家禽,长期乱养殖、乱施肥、缺乏打理,车棚还出现了漏雨、漏水等情况,“漏下的水,一旦碰到车棚里的电线、插座,极易发生危险。”

  据陈秀云介绍,小区内楼与楼间共有9个非机动车车棚,过去这些车棚的顶一直未得到有效管理利用,一直都处于“脏乱差”的状态。于是去年3月份双楠社区提出要逐步改善社区居住环境,其中对双楠一区非机动车车棚顶公共空间改造便包括在内。

  经过征求社区居民意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双楠社区决定将双楠路241号3栋与4栋居民楼之间的非机动车棚作为试点进行改造。

  经过改造后车棚顶变得更加整齐、干净。“推开窗户就能看到一片绿色,前后对比明显,人的心情也变得更好了。”何淑清说,统一规划管理,车棚不再漏水更加安全,在楼上也闻不到臭味,蚊虫也比过去少了很多,“天气热了之后,似乎温度也比过去降低了一些。”

  ▼ 经济账

  认养花箱,“每月省近100元”

  目前,试点改造的车棚顶上共有花箱48个。去年5月改造完成后,社区开始在小区征集种植户。

  看着原本杂乱的车棚顶被改造得井井有条,而且社区还给居民免费提供了种子、营养土等材料,居民们报名热情空前高涨。“总共有100多户居民报名认养,由于报名人数远远大于花箱数量,最终社区决定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决定这48个花箱的归属权。”陈秀云告诉记者,经过抽签后,首批获得认养资格的居民,根据编号领到了属于自己的花箱。

  记者在改造后的车棚顶看到,每个花箱内都立着一个印有认养人员名字的牌子,整个车棚顶上种植有黄瓜、茄子、四季豆、藤藤菜、南瓜等蔬菜。

  “我们种的藤藤菜足够平时吃了,那边人家种的茄子都吃不完。”何淑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样一个不到2平方米的花箱,每周都可以吃2、3次自己种的蔬菜,算下来一个月最多可节省近100元,但更大的价值在于,这里的蔬菜均是自己亲手种植,绿色有机无公害,吃起来放心,家人也很喜欢吃。

  除此以外,认养花箱的居民,还将自己种植的蔬菜送给社区内的低保户、困难户,让这些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人员,适当减少一些支出。

  ▼ 邻里账

  老人有了事做,邻里交流增多了

  “改造非机动车车棚顶公共空间,是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一环,无论是环境账还是经济账,其实都无法与‘邻里账’相比。”陈秀云说。

  据了解,过去由于双楠一区居民自行种植花卉蔬菜,施肥、长期储存水,造成小区内经常有恶臭气味产生,同时夏天的蚊虫,以及少数居民养殖家禽都给其他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邻里关系相对也比较紧张。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情况,过去陈秀云也曾建议居民不养殖甚至不种植,但都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一方面小区居民主要是农转非,种植蔬菜是一些人的兴趣,另一方面小区老龄化严重,不种植很多老人没事干。”据陈秀云介绍,目前,整个小区共有住户980户,居民20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近500人,占整个小区人口25%,如果以50岁计算,这一人口占比更大。

  “通过试点改造车棚顶公共空间,小区内部分老人找到了事做,邻里间因为养殖种植产生的矛盾不再存在。”陈秀云说,通过种植蔬菜邻里间互相交流种菜心得,增进交流的同时,他想吃点她种的四季豆,她想吃点他种的藤藤菜,邻里关系无形中也得到了增进。

  未来,探索社区+企业+个人模式

  据了解,试点改造的车棚顶共花费了8万元资金。经过一年多的探索,车棚顶改造其实早已提上日程,但由于双楠社区内多是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公共设施老旧、硬件功能跟不上时代发展等情况,社区内的设施改造维护、环境改善等各个方面需要花钱的地方比较多,现有能调集的资金得优先用在居民现实需求更大、更紧迫的地方。

  “如果要改造小区内所有的车棚,我们没有那么多钱,现在每个车棚最多只能拿出3万元进行改造。”陈秀云告诉记者,目前社区正在积极与社区企业对接,期望通过“社区+企业+个人”的模式,三方各出一部分资金来对车棚顶改造,或通过“社区+企业”,引入企业对车棚顶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企业以聘用的方式,让居民代为种植,最终蔬菜由企业统一售卖。

  下一步,将尽快对整个小区内的9个车棚逐步进行改造,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安心的居住环境。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闫宇恒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