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杨进 成都报道
[解说]6月8日上午,成都市马鞍东路上热闹非凡,因为临近端午节,往日的包子店、面馆、饺子店等门面摇身一变成了售卖手工粽子的摊铺,开启了“端午模式”。由于选材、配料、口味等方面都非常讲究,这条街上的手工粽深受大家认可。久而久之这里成了本地人心中的“粽子一条街”。
[同期]陈记包子铺老板 陈军
我们这包子店开了有28年了,这里是马鞍路上资格的老字号,平时就是做包子、粽子,端午节就主要做粽子,品种也比较多,有十多种。
[解说]然而粽子街的“创始人”却是三位婆婆。20世纪90年代初,家住马鞍东路的退休婆婆周启玉,因为擅长包粽子便拉着两位邻居一起在街上摆起摊位,没料到开摊后的第一个端午节生意就特别好,高峰期来买粽子的队伍能排到一两百米长。见此情景,越来越多的婆婆加入“粽子大军”,并在街上开起了门店。
[同期]马鞍东路社区党委书记 何凤琴
大概在端午节的前20天左右,因为我们的商家因为他们家里面一般都有包粽子这种传承的人,一般都是家族一起来包粽子。
[解说]如今马鞍东路上端午节卖粽子的店铺已经达到近百家,20多天的增收能达到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