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封面新闻记者 王正元

  四川泸州一名70岁大爷,近日在吃花生米时呛到气管导致差点窒息,幸亏事发医院,在护士连续“叩击”之下,花生粒从大爷嘴中喷出,大爷恢复正常。

  7月26日,在泸州市中医院,70岁的赵大爷半躺在病床上吃花生米,消磨时间以陪伴老伴治疗,没想到,一不小心花生米呛到了气管,让他无法说话更无法呼吸。慌乱中,赵大爷跑到护士站,用力拍打旁边的椅背示意求助。他的异常行为立刻引起了正在清理病历的护士聂苏玉的注意,聂苏玉迅速做出判断并立即对他实施急救。与此同时,护师唐春兰见此状况后,也立即加入到急救中。

  从监控视频可以看到,两名护士一边不停地用掌根用力叩击赵大爷的背部,并从后背将他抱住用双手连续叩击他的腹部,一边向周围的同事进行呼救。1分零1秒后,一颗粒状的物体从赵大爷的嘴中喷出,随后他的状态恢复正常,医护人员让他坐下休息并作留观处理。

  “两名护士施救的方法叫做海姆立克急救法。即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办法,这种急救法是全世界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泸州市中医院负责人介绍,就在不久之前,一名患者在做透析时,因为吃糖后睡着,糖卡在气管导致心脏骤停2分钟,好在被医护人员发现成功抢救。

  “我们泸州的特产白糕,还有我们常吃的麻花、糖果、果冻、鱿鱼丝、长面条、多纤维蔬菜、小巧水果以及坚果等,这些都是非常容易造成气管堵塞的食物,在食用时一定要注意。”泸州市中医院医护人员提醒:生活中应当尽量避免造成异物卡喉,特别是老人和小孩,一定要注意将食物切成细块,充分咀嚼。当口中含有食物时,要避免大笑、讲话、行走和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