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张若婷

  早在今年1月3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中央就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当前,在新发展格局逐渐形成的背景下,成渝地区打造新增长极有哪些特点?服务贸易发展对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发展将发挥怎样的作用?10月15日,在重庆解放碑论坛上,多位专家发表了相关看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阶段就成渝都市圈的发展来说,相关城市能找到各自发展的定位、形成错位分工和有效互补很重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威

  “这也就意味着,比如有一些不适于在成渝发展的产业,其实可以外放出去,这样整个城市圈的活力才能体现出来。”

  数据显示,成渝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已从2014年的3.76万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约6万亿元,经济体量占西部地区城市群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虽然成渝地区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张威仍表示,如果对标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地区经济圈和城市群的发展存在“层次感”不够好的问题。

  “上海领先处于发展的高级水平,部分区域通过产业承接成为中级发展区域,还有一些产业可以再分到下一个发展水平层次。”张威称,与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层层衔接的布局相比,成渝地区当前成都和重庆突出发展、成渝“独大”的趋势较明显。这种情况下,在整个都市圈形成分层次的发展就很重要。

  “所以需要很好的谋划、区域发展的布局,才能让城市群发展起来,不然就会造成产业在成渝两地高度集中,导致区域规划与发展的落差。”张威对记者表示。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也在论坛上表示,当前成渝都市圈城市之间的双向循环明显少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不够明朗。

  当前,我国已进入由中心城市、城市群引领区域发展的时代,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经济群”再到“成渝双城经济圈”,可以看出城市单极化的发展已比较少。从“十四五”开始,城市和区域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将成为发展大趋势。

  王一鸣称,从相互间的贸易来看,重庆是四川的第一大国内贸易伙伴,但是四川却是重庆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相互是不对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