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问题VS新问题

  虚假身份别想瞒天过海

  针对此次人口普查,省统计局在去年就选取了7个县做了10个方面的试点。从试点工作以及此次摸底的情况来看,一些老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新困难不断涌现。

  “人户分离很普遍,一直是个老问题。”陈智说,人户一致的情况,只占到35%—36%左右。此外,由于公民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普查对象有担忧、有顾虑。令人意外的是,高收入群体、高级知识分子群体,配合程度较低,“主要是这些人群对信息的采集比较敏感和谨慎。”

  而此次普查遇到的新问题,主要集中于特殊区域和特殊群体。

  “特殊区域包括养老院、福利院、建筑工地、部属高校等。特殊人群包括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陈智说,比如在养老院、福利院,一些老人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准确回答普查员提出的问题;一些部属高校校址横跨几个街道办,沟通协调起来存在困难。

  由于此次人口普查首次登记身份证信息,也存在容易出错的问题。“我们在摸底过程中还发现,有人不愿意提供身份证号码,或者提供虚假身份证信息。”陈智说,由于此次人口普查全面采用电子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因此虚假身份证信息是“过不了程序”的。

  此外,全省有多达近60万人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也有队伍不稳定的难题。“两员”多来自社区干部、网格员、物管人员、大学生志愿者,乃至一些热心业主。“有些人觉得工作辛苦,干了几天打了退堂鼓;有些村社干部业务能力不适应。”对此,我省积极主动想办法,多渠道选聘“两员”,并充分发挥党员带动作用。

  “在前期培训中,不仅要求普查员熟悉普查内容,还要求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陈智说,就以简单的“如何敲门”来说,都要求普查员每6、7秒敲一次,每次敲三下。

  住房状况≠资产状况

  不问几套房,只问住得怎么样

  即将开展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将按照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式,将内容分为“短表”和“长表”。“短表”包括7项户记录和12项人记录;“长表”则包括19项户记录和29项人记录。

  “长表将在全部住户中抽取10%进行填报,除了短表的内容,长表还增加了人口的经济活动、婚姻生育和住房等情况的调查。”陈智说。

  “调查住房情况,是不是要查我家有几套房子?”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对此,陈智解释,对住房情况的调查,并不是查资产、查财产,而是对居民居住状况的调查,“比如你家有几间卧室,客厅有多大,卫生间用的是马桶还是蹲坑,有没有独立厨房等。”

  “现在流动人口那么多,如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陈智表示,人口普查采取的是“见人就登”“见户就登”的方式,“比如说你家有个人在广东深圳工作,而户口在四川成都,那么我们的普查员仍然会对这个人进行登记。”陈智说,这种跨省流动的人口在户籍所在地登记之后,还会将身份证数据传到人口输入地进行比对,“就是要找到这个人,然后进行数据调整。”

  “最容易漏登的是死亡人口。”陈智说,由于一些家庭的禁忌,一般不会主动对普查员告知死亡人口状况。“对此我们对普查员进行了培训,要注意询问技巧。”此外,普查员登记的数据要与公安户籍、卫生、民政、医保等部门的数据进行核实比对,一旦“对不上”,还会进行再次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