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削减污染排放总量
减缓冬季污染物累积
另一方面,在标本兼治上,四川聚焦源头减排,加快调整产业、能源、交通、用地“四大结构”,以工业源、移动源、城市面源为重点,全力削减污染排放总量,减缓冬季污染物累积。
在工业源污染管控上,四川全面启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累积压减粗钢产能、炼铁产能,并淘汰退出水泥产能和平板玻璃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企业982家,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3.3万家。
在移动源污染控制上,除了淘汰老旧车辆、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外,建立起生态环境、公安交管、交通运输部门联合监管、执法模式,开展柴油货车专项整治,累计抽查柴油车512万辆。
在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上,全省出台《四川省建筑工地扬尘控制标准》,强化工地扬尘管控。不断提高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城市建成区机械化清扫率超72%。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9.5%,严控城市“五烧”(烧落叶、烧垃圾、烧秸秆、熏腊肉、燃放烟花爆竹),基本消除大面积露天焚烧污染。
>>攻坚有实效
全省空气质量,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
事实上,整体上看,截至12月16日,全省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2.9微克每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3.4%;全省累计收获优良天数322.8天,优良率达到92%,提前15天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目标。
“成都市中心城区遥望雪山从2016年的35次,增加到2020年的75次。”赵乐晨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全省还将增加2—3个达标城市,达标城市比例将达到60%以上,同时,未达标城市空气质量平均浓度首次达标,“预计到今年底,全省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将降至3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有望全面消除,全省空气质量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