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殷鹏

  “十三五”以来,四川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初步形成四川特色路径。这是1月15日记者从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进会上获悉的。

  “未来五年是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时期。”会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乐晨透露,面向“十四五”,将树立全省一盘棋意识,科学编制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强化分析研判,因地制宜确定梯次达峰时序、达峰水平和达峰路径。

  四川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

  “‘十三五’期间,四川碳排放总量快增态势已基本扭转,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省生态环境厅气候与合作处副处长王卓在会上介绍,根据2005、2010、2012、2014、2016、2018年度省级温室气体清单,全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含土地利用变化和利用)总体稳定在3亿吨左右。其中,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比最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四川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较高、电力供应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占比较高,能源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十三五”前四年,在全省GDP年均增长7.8%、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年均增长3.2%的情况下,人均碳排放为3.2吨,是全国最低的两个省份之一。

  在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的背后,是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加快。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创建国家和省级绿色工厂296家,建设工程节能标准设计阶段执行率达100%,新增和更新城市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连续3年超过90%,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占比突破84%,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50%以上,化肥使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

  探索符合四川实际的转型路径

  尽管四川在绿色低碳发展上成效显著,但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和资源大省,四川下一步的碳达峰、碳中和仍面临诸多挑战。

  在赵乐晨看来,挑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思想认识和能力薄弱与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存在巨大差距;发展阶段不平衡不充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挑战十分巨大;碳达峰、碳中和纵深推进的发展基础和政策行动差距较大。

  如何应对?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四川将以碳中和愿景为引领,围绕2030年前达峰目标,积极探索符合四川战略定位、发展阶段、产业特点、能源结构和资源禀赋的低碳转型路径。

  具体而言,四川将树立全省一盘棋意识,科学编制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强化分析研判,因地制宜确定梯次达峰时序、达峰水平和达峰路径。明确重大举措,发挥清洁能源资源禀赋优势,杜绝盲目推高峰值导致“高碳锁定”叠加放大和代际传递。统筹编制“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发展、绿色发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规划和行动方案。

  此外,四川还将抓好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加强政策解读和宣贯,加快提升企业碳排放碳资产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建设零碳、近零碳示范区,探索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党政领导、部门行业达峰培训,发挥大型国企带头示范作用。有序推广大型活动碳中和,突出技术支撑单位作用,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