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宁宁

  “2020年,我们新增投资超过300亿、新增就业3.5万⼈,其中约1万人是大学毕业生,超额完成了年初作出的承诺,得到方方面面的认同。”3月3日,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

  去年,刘永好组织开展了自主调研,发现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着“三难”:产销难、投资难、兑现难。为此,他提出了发放就业券、加大“三农”投资以及放宽民资限制三大建议。

  今年,带着这张超额完成的“成绩单”,刘永好又将奔赴全国两会。从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尽快出台“中国种猪”重大研发补助政策、引导生猪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到乡村振兴绿领人才培育、加强产地仓与冷链物流建设以及支持民营企业组织再造,他这次带去了六大提案。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深耕农业40年,刘永好深知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

  如何打好这场仗?他认为,既要立足当前,也要着眼长远。为此,他建议要尽快出台“中国种猪”重大项目研发和推广后补助政策,以“企业先投入、国家补一半”原则鼓励种业企业积极投资发展种猪研发、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攻关项目,在具备相关能力的情况下申报攻关育种项目,国家按照相关标准评估确认后给予补贴;对核心育种场、保种场提供非瘟防控用地支持,保障祖代种猪场的生物安全和运营能力;鼓励种业企业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引技”、“引智”结合,奖励跨行业跨国攻关“猪芯片”的紧缺人才。

  “随着脱贫攻坚转入乡村振兴,‘万企帮万村’也升级成为‘万企兴万村’行动,变的是名字与方向,不变的是民营企业对社会的担当与责任。”在《关于从光彩扶贫到乡村振兴,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提案》中,刘永好建议,要发起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倡议,鼓励更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发挥财政资金投入引领作用,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搭建乡村振兴公益平台群,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同时,在乡村振兴的新格局下,对人才的需求从技术农民向更加多元的新农人方向发展,原有的乡村人才的培育模式需要拓展和升级。如何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如何培养更多元、更高级的乡村振兴人才?

  “要通过补贴和配套条件建设,实施“农业人才下乡”计划,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实行‘引企入教’改革,降低企业参与办学难度,推动新农民职业教育的学历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三农专业;加强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家庭农场主的培育,引导涉农企业输出成熟的农业人才培养方法和产业管理经验,关注乡村人才梯队建设;最后要增强投身乡村振兴人才的荣誉感,引导社会对‘绿领’新农人的身份认同。”刘永好说,新希望从2018年起开展“十万绿领新农民培训计划”,计划五年内公益培训十万绿领新农人。截至2020年底,精准培训技术农民近7万人。

  作为川商总会会长,如何带动四川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也是刘永好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他认为,要通过实施组织再造,实现数字化转型,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要鼓励民营企业组织再造,以新商业文明促进转型升级;挑选一部分行业龙头企业,作为典型样板进行扶持和推广;加快建设各级大数据中心,搭建统一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撑平台;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研发,提升供给侧支撑服务能力。”他为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