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吴浩

  云南日报记者 瞿姝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云帆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长江经济带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生态保护摆上优先地位。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并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被誉为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文化厚重,是连接云、贵、川三省的一条经济动脉和人文纽带。

  担当起长江上游的保护之责,实现流域协同发力、共同作为,成为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共同的使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四川日报全媒体联合云南日报、贵州日报共同推出“担当长江上游保护职责 合力抓好赤水河保护”主题报道,邀请来自三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议如何抓好赤水河流域治理保护工作,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生态环境永远成为“幸福不动产”。

  共识

  流域内同频共振非常关键

  赤水河发源于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昭通境内干流全长97公里,流域面积1983平方公里,涉及昭通市镇雄、威信两个革命老区104.2万人。

  “赤水河是长江的上游支流,抓好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对我们来说是‘源头责任’。”全国人大代表、昭通市市长郭大进说,赤水河的保护一定要切实增强上游意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突出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近年来,我们主动加强与贵州省毕节市、遵义市和四川省泸州市沟通衔接,积极整合资源,层层压实责任,全力推进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工作。”郭大进说。

郭大进郭大进

  在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地矿局局长王建明看来,要推进赤水河流域绿色发展,再提高源头意识的同时,也要凝聚更多的共识和合力。“毕竟是一片区域里的事情,应该更多联动。”王建明说,当下应该建立三省合作共治、区域协调的工作机制,“统一思路、明确标准”,比如研究制定涵盖三省的赤水河流域环保条例。“同频共振是非常关键的。除了政策、法规的制定,三省在产业、监管、应急等方面,都可以多多联动。”王建明说。

  形成共识、凝聚合力,是大家共同的心声。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代表性传承人杨昌芹直接用行动说话,她介绍道,2014年,贵州省首个生态文明改革实践示范点确定为赤水河,并启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环境保护河长制等12项改革,2018年,贵州与云南、四川两省达成《毕节共识》,开启跨区域流域保护治理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