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蜀道通”到“蜀道畅”,意味着有“量”还有“质”

  记者:您之前提到过,四川已经由“蜀道难”变成了“蜀道通”。但“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省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实施综合交通万亿工程。这是为什么?

  罗佳明: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四川的确是解决了大部分地区交通畅通问题。但是从刚刚那张图上可以看到,四川东部、南部路网比较密集。但是西部,特别是西北部,路网还比较稀疏。比如,往西藏青海方向还没有通高速公路。

  而作为一个内陆省,四川打通东南西北的大通道很有必要。所以,必须强化对西、对北的高速公路建设。

  记者:“十四五”要实现“蜀道通”变“蜀道畅”。这个“畅”的标准是什么?围绕“畅”,四川又打算怎么做?

  罗佳明:畅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科学布局。眼下,我们既要打通成达万、成渝中线,使得铁路,特别是高铁更加畅通。另外,还要和重庆一起,进一步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整个长江上游变成货运物流的通道。所以,“畅”就是综合交通的畅通。

  另外一方面,还要提高交通运输服务的品质。比如,把普通铁路变高铁,使人们的出行更快捷、更舒适。同理,还有高速公路扩容、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的等级提升,都是如此。

  记者:接下来全省交通建设领域大动作频频。这么大的投入,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是:钱从哪来?

  罗佳明:第一是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光是“十三五”期,四川就争取中央车购税1125亿元(用于交通建设),省级财政安排近700亿元(含债券资金)。

  另外一个,四川是个开放的市场和高地。也可以用自身的资源和市场,不断吸引省外资本,特别是央企到四川参与高速公路建设。就是说,市场主体的参与也是解决交通建设资金来源的方式之一。

  今后,成渝要承担西部交通网的主力军和龙头作用

  记者:就在几天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到2035年前要建设六条主轴、七条走廊和八条通道,每一个部分都和四川相关。您如何看待这个纲要?对于四川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罗佳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是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发布的交通运输领域规划,足见分量之重。

  从文件内容来看,对四川和重庆意义重大。过去,全国交通的布局核心是“三极”,分别是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这一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成为了一极。

  应该要看到,以往的三极均分布在东部地区,只有我们在西部。所以,这意味着今后,西南、西北的交通布局都要围绕我们这一极来加宽、加密联通。

  从这个意义上说,成渝承担起了西部交通网的主力军和龙头作用。

  记者:根据中央的布局,在交通领域,今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提升对外连通水平为导向,强化门户枢纽功能,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个枢纽功能怎么强化?一体化的体系又该怎么构建?

  罗佳明: 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应该包括民航、铁路、高速公路,还有水运。

  这个门户枢纽,重点是国际性的交通枢纽,主要是在航空领域。四川的双流国际机场,客流量在全国排第四。重庆的江北机场,客流量排在第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约束。成都和重庆就可以把相互之间的线路进行整合,让枢纽更加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