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四川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开展第六轮创建敬老模范县(市、区)工作方案的通知》,这标志着四川第六轮敬老模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正式启动。

  《方案》从组织领导、养老保障、老年健康、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等10个方面明确了第六轮创建敬老模范县(市、区)条件。第六轮敬老模范县(市、区)创建工作与往届相比突出“三个特点”。一是突出增强老年人获得感。聚焦老年人“急难筹盼”问题,将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优化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等纳入创建内容,推动解决老年群众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二是突出补齐医养结合短板。提出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实现5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补齐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不足的短板。三是突出优化老年友好社会环境。提出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优先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推动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辖区内至少建成1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弘扬地方特色的孝道文化,开展孝亲敬老教育进校园等活动。

  根据工作安排,2022年7月底前,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制定考核验收标准。2024年5月底前,各市(州)人民政府在组织考核评选的基础上,按照“优中选优”原则,完成本市(州)“四川省敬老模范县(市、区)”申报工作。2024年9月底前,省政府委托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对被推荐县(市、区)创建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并提出意见,报省政府认定。

  “敬老模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是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批准的全国创建示范活动保留项目,自2002年以来,四川省已完成五轮创建工作。敬老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作为推进全省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