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三:新路径

  《规划纲要》提出九大重点任务。对比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的路径有何不同?

  《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九大任务。在丁任重看来,对比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的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路径有同有异。

  先看相同点。上述4个区域都是跨区域经济区,既然跨区域,就需要协调协同发展,因此中央再三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统一部署、一体化发展,从具体任务安排看,协调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4个经济区基本一致,都突出协同。

  再说不同点。首先,中央对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3个地区要求“率先”发展,而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加快”发展。“这是因为我们所处发展阶段不一样,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3个地区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经济增长动力源,而川渝地区经济总量加起来只占全国的6.8%,比重还很小,双方差距还很大。”丁任重说。

  其次,中央对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3个地区强调“国际国内协同发展”,“因为他们国际化程度高。相较而言,对成渝更多强调‘融入国内大市场’,在对外开放方面,主要强调开放“基础设施”建设。”丁任重说,对成渝而言,当务之急是加快发展,做大经济总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与此同时,完成好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等具有“本土特色”的任务。

  汤继强认为,尽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当前经济实力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差距明显,但近年后发优势明显,依托其综合匹配优势,完全可望释放出我国重要内陆腹地的巨大潜能。“后发优势,可以少走一些别人走过的弯路,在新发展理念下,高质量发展,高起点起步。”汤继强说,《规划纲要》提出的九大重点任务,对唱好双城记、融入双循环来说,要注意区分“轻重缓急”,从任务安排来看,川渝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特别是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当务之急,也是唱好双城记的“破冰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