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起来的地热
碳排放综合贡献小,但四川缺少地热大规模使用的市场需求
地热是一种全天候稳定的不靠天吃饭的清洁能源。西南石油大学地热能研究中心主任祝效华介绍,根据碳排放综合贡献数,若地热为1,只有核电能够低于1,其他无论是化石能源还是清洁能源表现都不如地热,煤炭最高达到100,水电也有2。
应用到城市建筑领域,地热空调与传统的空调相比,可节省30%-40%的能源。
具体到个案,成都东站使用了1700多根高强度塑料管埋到地下100米深的位置,让水在管中循环流动与土壤岩石换热。在理想状态下,成都东客站地源热泵整个冬季平均开机100天,每天运行12小时,消耗总电量大约为200万度,但却能输出约900万度电量的热能。而若使用电锅炉,则需要消耗1000万度电。两相比较,成都东客站的地源热泵系统在冬季大约可节约800万度电,折合人民币400余万元。
在低碳节能方面,地热被寄予厚望。
国家层面早在2017年发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就描绘出我国地热的首份发展蓝图,提出五年内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1亿平方米。就在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提出202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到2035年再翻一番的目标。
“最近几年,地热供暖制冷方面确实有较大发展,但是主要在北方。比如,雄安新区以地热利用为主打造‘无烟城’,全域已基本实现清洁取暖。”西南石油大学地热能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杰说,环保压力之下,北方的供暖用能迫切需要清洁能源替代,地热供暖的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成熟,企业如果成本控制得好,是完全可以出利润,实现市场化运行的。
康盛股份是地热综合开发利用的龙头企业。公司在北方运营了10多个项目。四川康盛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平健看来,北方的经验南方无法复制。“北方供暖是硬通货,南方却是个性化选择。” 张平健说,在北方做项目,政府有供暖办,领导抓供暖,力度完全不一样。
“落”不下来的地热
产业扶持政策不充分,地热空调集中利用在四川尚无先例
在南方,企业遇到的第一个尴尬就是找不到政府主管方。
今年初,一家大型企业打算在成都东部新区落地一个集中式供暖制冷项目,借鉴雄安新区的模式,建设一个地热利用示范区。
此前,成都的地热空调项目以单体建筑为主,业主自己建自己用。地热示范区类似集中供暖模式,在一个片区规划几个地热能源站,通过管道系统连接片区的各个建筑,实现规模化供暖制冷服务。
东部新区是一片规划待建的新区,布局能源站就是建设基础设施,在一张白纸上画图的成本更低,企业测算过,预计投入13.5亿元,预计可以为3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供暖,每平方米收费10元,理想情况下预计投资8年可以回本。
成本问题解决了,但到了落地层面遇到了障碍。拿着投资方案,企业先找到了东部新区的招商部门,得到的回复是:项目涉及到需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施工问题,建议与公用事务管理部门对接;第二个部门看了方案也犯了愁:区域内没有相关规划,建议找战略规划部门;第三个部门更加坦率:我们只有执行权,需上级拍板才行。“皮球”踢了一圈,企业最终得到的建议:找成都市上相关部门,最好是找到市里的分管领导。
一圈跑下来,前后对接了半年,项目仍在“漂浮”中。“每个部门都说地热好,但是每个部门都在打鼓。” 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地热集中利用在成都尚无先例,部门不敢接也不知道怎么接,企业也同样困惑。
其实,成都早在2019年就出台过《成都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方案》,提出综合运用财政、投资、税收、土地、价格等政策手段,加大对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试点示范项目的支持。
具体到个案项目,政策仍然“漂浮”。祝效华表示,虽然地热供热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地热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瓶颈。其中一个制约点就在于政策。我国地热能产业扶持政策不充分,目前关于地热能财税支持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实施条款和落实细则,对优惠税率和补贴力度等激励政策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
“地热从来没有享受过光伏或者锂电那样的补贴,但是技术体系仍然在精进和优化,说明地热还是被行业认可的。”前述企业的负责人还在尝试对接政府,他认为,双碳的背景下,地热应该拥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