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新鲜的蔬菜,垮价了,垮价了!”这两天,成都金牛区黄忠街道的菜贩李元和其他商户陆续找出了扩音器,并用硬纸板写上当日的菜价放在摊位前。
商贩们对于“垮价”的感受是:上游的供货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低。而这种趋势,正是从“天气热起来”开始。
3月上半月,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突破了各自历史极值。在火热的天气里,成都乃至全川的蔬菜、水产和肉类价格应声下跌。
大宗蔬菜:
上市高峰期提前十天,身价普遍下跌三成
“接到(着)摘。”3月15日9时,一车蒜苔已经运走,伍志会和工人们换掉防露水的雨衣,继续蹲在田里采收蒜苔。
伍志会是成都彭州市隆丰街道双埝村的蒜苔种植大户。她说,不能等的原因,是持续高温让蒜苔的生长明显加快,“现在还是嫩的,下午就可能变老了。”对比以往,高温让当地的嫩蒜苔采收窗口期减少了三四天。
隆丰街道是成都“菜篮子”彭州的主要蒜苔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面积占彭州总量的九成以上。突如其来的持续高温,让这里的蒜苔上市高峰期明显提前。
“从3月10号开始,每天上市将近两百万斤,接近峰值。”彭州市蔬菜产销协会会长、成都市流通协会副会长陈孝建说,今年彭州蒜苔集中上市比常年提前了十来天。
被高温提前带进上是高峰期的,不只是蒜苔。彭州的另外一大春季蔬菜拳头产品莴笋,同样提前10余天迎来了采收峰值。监测显示,过去一周,彭州日上市莴笋量200万斤上下,是去年同期的近两倍。
峰值的到来,让蔬菜的价格随之进入快速下降通道。目前,彭州当地的蒜苔和莴笋平均收购价为分别4元/斤、0.8元/斤,均比往年同期下降了三成以上。
“往年这个时候气温也在回升,但升的这么快确实没有准备。”彭州市蔬菜产销协会相关负责人说,眼下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各乡镇及协会都在组织人力,帮助农户采收蔬菜。
水产肉类:
四川小龙虾借高温让“早市”优势更突出 ,肉价有望探底
“量大,价格还可以。”谈到眼下的高温,宜宾市兴文县共乐镇小龙虾养殖户李红利的语气轻松。
不只是李红利,记者走访发现,川内不少小龙虾养殖户对于当下的高温天气均持乐观态度。 内江隆昌市昌农稻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法人代表余晓东介绍,去冬和今年早春的连续低温,让当地虾苗投放较往年推迟了一两周时间。但眼下的持续高温,又将这两周的时间“找回来了”。
“高温带来的生长速度加快,让四川小龙虾‘一早一晚’的优势更明显了。”四川省水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全国其他产区,四川的小龙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上市早、下市晚”。
具体来说,每年春节之后,川内小龙虾即陆续上市,每年10月地前后,才会陆续捕获完毕。而在中国小龙虾版图上,占据产能八成左右的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和安徽五省的小龙虾大量上市时间,基本集中在每年5月至8月前后。这也让有“一早一晚”优势的小龙虾,在市场竞争中占有错峰的先天优势——早市和晚市的小龙虾价格,普遍比5月至8月贵出三至五成。
被持续高温影响了身价的,还有猪肉。多年观测表明,气温越高、猪肉消费量越低。在当前气温明显偏高的背景下,四川猪价仍然维持低位。3月10日前后,四川大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只有6.5元/斤。根据农业农村部此前预测,包括四川在内的猪肉价格,将有望在三四月间探底。
市场研判:
除了高温,疫情仍是影响农副产品“身价”的主要因素
“如果不是疫情,小龙虾的价格还能再高些。”余晓东说,四川的早市小龙虾主要销往长三角。但随着上海等地出现本土新增病例,不少下游客户取消订单、部分航空公司暂停鲜活农产品运输。
“(3月)11号到现在,上等小龙虾价格从46元/斤跌到了32元/斤。”余晓东介绍,眼下虽然谈不上亏本,但疫情之下的市场走势还是让自己忧心。
无独有偶,部分蔬菜种植户也提及,当前多地发生的疫情,也对四川蔬菜外运外销产生了不利影响。
“莴笋、蒜苔这些大宗蔬菜,四川比西北、华北、山东早上市了半个月到一个多月,往年这时候正是大量往外调运的时候。”部分成都蔬菜经销商反映,在多地,特别是华北、西北多地出现疫情后,调运量明显减少。 业内人士表示,从生产端来看,去冬全国菜价快速上涨后,四川保持了蔬菜种植、生猪和水产等领域生产规模的整体稳定。但各地应强化产销两端监控力度,在价格明显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以维护产销平衡,保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据了解,从种植端看来,目前莴笋、蒜苔等四川本地大宗蔬菜仍有利润空间。